认识白介素6还得从2022年12月底说起。随着疫情全面放开,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一时间猛增,在新冠病毒的治疗中,细胞因子风暴成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向重症和危重症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白介素6作为关键的细胞因子,是新冠病毒感染诱发炎症风暴的重要通路。初次认识它,当然要跟踪一下,看看它到底有什么优势?
案例分享
患者,男,70岁,1月2日因发热、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入院治疗。
1月2日,白介素6结果为146.9pg/ml、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为152.14mg/L,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月5日,白介素6结果为3855.4pg/ml、超敏C反应蛋白为156.19mg/L,患者出现重度肺部感染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1月6日,白介素6>5000pg/ml,患者出现炎症风暴,多器官衰竭。
随后,翻阅大量相关文献表明:脓毒症患者的存活者组,白介素6浓度快速下降;而死亡者组,白介素6浓度延迟下降;用白介素6的下降动力学来评估患者的预后,要优于PCT和CRP;与PCT和CRP相比,白介素6能更快的反映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接下来,跟我一起走进白介素家族,深入了解一下白介素6的功能和意义吧!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简称白介素(IL),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家族,1979年第二届国际淋巴因子专题会议将免疫应答过程中的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统一命名为白细胞介素。截至2013年,得到承认的成员已达29个,以编号分别命名为IL-1~IL-29,它们功能复杂且重叠。
它和血细胞生长因子同属细胞因子,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造血和免疫调节功能。白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白介素6
白介素6是白介素家族的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它的异常和过度分泌可能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细胞因子风暴)。在新冠病毒感染中可导致严重肺部和其他器官的免疫损伤,造成重症及预后不良。因此,新冠治疗中,把白介素6的检测用来评价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
IL-6的主要功能:
调节B淋巴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增强CTL、NK细胞的杀伤效应;
促进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参与炎症反应;
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生分化。
白介素6的临床意义
快速鉴定细菌的革兰氏阴阳性分类,对于合理选择抗生素至关重要。和血常规、CRP等指标相比,IL-6鉴别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能力最强。据相关研究表明,革兰氏阴性菌血流感染组的IL-6升高水平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血流感染组;若患者血液中CRP、PCT和IL-6均明显升高,则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可能性大,若CRP和PCT升高,而IL-6升高不明显,则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可能性大。
各项炎症指标的临床特点
小结
当炎症发生时,白介素6率先升高,产生后诱导CRP和PCT生成。但因每个炎症指标的上升期和半衰期不同,可以多种炎症标志物联合检测,帮助区分炎症类型和严重程度,为临床提供真实的患者身体炎症状态,有助于了解感染性疾病的进展和对治疗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