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机学习一下LoB、LoD、LoQ
发现问题
查看反应曲线
我认为:对于生化人,查看反应,从中发现问题是我们必备的检验技能。于是带学生一起查看该患者该项目的反应曲线;并顺手查看某一PA正常的反应曲线(用于比较)。 该患者PA负值的反应曲线:
任一PA正常的反应曲线:
该项目使用的是免疫比浊法:试剂1主要 是Tris缓冲液,因此添加试剂1之后一般呈一条稳定的直线;而试剂 2 为羊抗人前白蛋白抗体,是启动反应的有效成分,添加试剂 2 之后才有明显的反应曲线变化。
倍比稀释
注:101-105为用生理盐水进行倍比稀释;201-205为用蒸馏水进行倍比稀释。均没有出现浑浊,且结果均为负值。反应曲线如下:
查看标本
可见:患者血清无明显的溶血、脂血、且其胆红素含量也正常。
再看反应曲线
我们的体系,一些很低的结果,因为占比的原因,有时会容易导致看错的曲线。参照生化地带2022-11-17的小文《要看曲线;并且要认真看》。 所以这次我联系我们仪器的工程师,在工程师的指导下,翻看了该患者原倍反应的反应曲线,重点关注加了试剂2之后的吸光度。
吸取之前犯错的经验教训,我和仪器工程师,一致认为这里可能基本没有反应,应该是一个PA 很低的标本。
请教工程师
借机学习一下LoB、LoD、LoQ
空白限(limit of blank,LOB)是指在规定的可能条件下,空白样本被观察到的最大检测结果。 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是指检测方法可检测出的最低被测量浓度,也称检出低限或最小检出浓度。 定量检出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是指在规定的可接受精密度和正确度条件下,能定量测出样本中分析物的最小量。 LOB、LOD、LOQ三者之间的关系见下图,通常情况下,LOB<LOD≤LOQ。
空白限的建立与验证
1. 试验准备:对于建立LOB,原则上需要60次测量;对于验证LOB,则只需要20次测量。准备好空白样本,空白样本尽量来自于临床病人样本,设法除去被测物。 2. 空白限的建立:至少60次空白样本测定,如果空白样本测定结果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对称分布),计算公式:LoB=μB+1.645σB,其中μB和σB分别表示空白检测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3. 空白限的验证:测定一个空白样本20次,不超过3个测定结果大于LOB,验证通过。
检出限的建立与验证
1. 试验准备:同上。 2. 检出限的建立:至少60次低浓度样本测定,其浓度在LOB~4LOB之间,计算其标准偏差SDs。如果样本测定结果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对称分布),计算公式:LOD=LOB+cβSDs,其中cβ=1.645/(1-1/4×f),f为SDs的自由度。 3. 检出限的验证:首先验证LOB是否符合要求;再选择被测量值等于LOD的样本,获取至少20次测量结果。计算大于LOB的测定结果所占比例是否符合要求。如符合要求,则验证通过。
定量检出限的建立与验证
1. 定量检出限的建立:检测系统能够得到可靠结果的被测物最低浓度,其总误差符合实验室的要求。计算LOD处的总误差。如果LOD处的总误差符合实验室的要求,则LOQ=LOD。如果LOD处的总误差大于实验室要求,则选择浓度大于LOD的样本进行40次的检测,并计算总误差,如果新计算的总误差符合实验室要求,则该浓度为LOQ,如果不符合要求,则继续提高样本浓度,直至总误差符合实验室要求。 2. 验证定量检出限:选择被测样本值等于LOQ的样本,至少25次测定,每个样本测定结果与参考值的偏差与实验室允许的总误差相比较。计算小于允许总误差所占比例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要求,则验证通过。
重视这三个LO
在平常的工作中,对于检测上限的关注度高于检测下限,但是检测下限对检验结果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低于定量下限的数值,其准确性不高,需对其特别关注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小结,我大致认为:①空白样本能被检测的信号的最大值叫LOB;②被测物质能检出信号时最低浓度是多少,只检出信号,不保证质量,叫LOD;③能保证检验质量(精密度、正确度达到需求)的测得到的最低物质浓度,叫L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