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两种单位的结果如何转换?
许多情况下仪器会出两种单位的结果,仪器厂家已经依据他们设计好的方案进行了转化,或许不需要换算。
2、均值与定量单位如何转换?
传统的显微镜报告格式是x-xx个细胞/HPF或x-x个管型/LPF,也很容易换算为均值,根据你计数的某种有形成分总数和视野数,就可以拿到平均值的结果。
3、镜检法与仪器法如何转换?
我们还知道,尿沉渣镜检是分为离心镜检和直接镜检的两种模式,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仪器法,均使用非离心的方法,那么离心镜检法和未离心的仪器法是怎样的关系呢?如何换算的?如果你科室有不同品牌和不同规格的显微镜又该怎么办呢?
回答
1、先从显微镜目镜开始
显微镜一般分为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但是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只使用高倍镜和低倍镜。
FN数值的大小是和视野下的面积密切相关的,就像你看到的小范围视野面积和大视野(宽视野)面积是完全不同的。我们都知道圆形的面积公式等于πr2,因此与显微镜下圆的直径和半径有关的。不同FN值的目镜所看到的面积和细胞数量是完全不同的。请看山东省医院沈亚娟老师提供的两幅对比图(图5,图6),标本位置不动,分别用FN=20和26.5的两种目镜观察如下的视野。在FN为26.5的视野下看到更多的东西,例如红箭头所指,在FN为20的视野中没有看到这些东西或不全,说明视野面积完全不对等。
了解不同FN值的显微镜视野,对实验室内人员比对很重要,推荐实验室使用统一FN值的显微镜,如果不一样,则可能导致一些换算问题。
2、尿液标本的离心和制备
我国各类教科书和行业标准要求:取10ml混合均匀的尿液标本,以400g离心力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液,保留沉渣0.2ml(200ul)。因此尿液标本被浓缩50倍。
3、换算
下表中表达分别为
LPF:低倍视野
HPF:高倍视野
FN:视场数值
盖玻片下覆盖样本厚度或高度(mm):
体积=面积×高,
高=体积/面积,
因此盖玻片下
标本高度=样本量(mm3)÷盖片面积(mm2)。
每个盖玻片324mm2面积下可以包含多少个低倍视野或高倍视野,很容易算出。
如果将20ul(20mm3)标本平均分布在边长为18mm×18mm的盖玻片下,其总覆盖面积为324mm2,因此标本液面高度约为0.062mm。以此计每个视野下覆盖的标本体积(镜头下视野面积×高度)和还原离心浓缩50倍后的结果,也就是相当于计数未离心浓缩前的样本量,以便和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具可比性,见表2。
山东省医院检验科沈亚娟教授为我提供的另一张对比图(图9,图10),同一个视野,不同FN的目镜,有一些不同的发现吧,这就是大视野的优势。
讨论
1、同一实验室应该使用相同FN数值的显微镜,以便统一报告结果,增加可比性。
不同FN数值的显微镜目镜,其视野面积下观察到的范围和细胞数量是不同的。
同一个实验室在尿液检验专业领域,无论是在门诊、住院部、急诊或分院区,应该使用相同FN数值的显微镜,以便统一报告结果,增加可比性。在进行人工镜检和仪器测定数量对比时,一定要考虑到FN数值的特点,建立自己实验室的换算方案。公认的镜下血尿红细胞>3个/HPF,其来源已久,当时是在什么条件下做出的,目前无据可考(早年的显微镜FN数值不会超过20)。如果考虑到视场数值最小与最大,其观察量可相差一倍,那么这个RBC数量可能就不是3个/HPF。
2、行业标准中,应增加FN的标准
在国内检验教材、行业标准中,除了规范尿量、离心力、沉渣量和盖玻片的规范外,还应增加视场数值(FN)的标准。
3、重视仪器法与镜检法的对应数值换算
不同厂家及不同品牌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其报告的每微升多少细胞或管型与对应换算而来的高倍/低倍视野的数值,请咨询相关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