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搞错了?
5月21日血培养仪报阳,卸下培养瓶转种至血平板和巧克平板,诧异地发现患者两份血培养标注的标本类型竟然是肺泡灌洗液和痰。是贴错标签了吗?还是哪环节弄错了?立即联系患儿住院科室,儿科重症监护室主管医生明确的回复:“没错!是肺泡灌洗液和痰,该患儿重症肺炎病情很重,为增加检出率所以打进血培养瓶送检培养,培养结果请及时反馈!”进行革兰氏涂片染色,发现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及时报告了临床医生。第一次遇到此异常送检情况,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讨论一 呼吸道标本打血瓶——这种情况做不做?
这株金葡特别干
5月22日,两标本血平板均长出深黄色溶血菌落和白色、灰白色大小不等菌落,三四种菌生长;巧克力平板无菌生长。我们的关注点集中在了深黄色β溶血菌落和白色皱褶菌落上。
原始平板(哥伦比亚血平板)
深黄色β溶血菌落与黄杆菌属和奈瑟菌属形态非常相似,菌落干燥且颜色深黄,形态不典型。分纯培养后呈典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形态,β溶血明显。通过质谱分析鉴定深黄色β溶血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深黄色干燥菌落分纯
讨论二 这株金葡发不发?
诺卡现形
白色干燥皱褶菌落:菌落表面有皱褶、周边有凹陷感,如“咬琼脂”形态,诺卡菌的典型特征。果然涂片革兰阳性杆菌,抗酸染色弱阳性。
诺卡菌分纯菌落
诺卡菌革兰染色
由于患儿感染严重,为快速查找病原体取其肺泡灌洗液进行了mNGS检测。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总reads数186,可信度较高;烟曲霉总reads数24。
NGS没有诺卡菌?
讨论三
BALF培养(经血瓶增菌)发现诺卡菌大量,mNGS没有发现,为什么?
是一株非常敏感的铜绿:
患儿骨髓移植后机体免疫力弱,容易受不同细菌的反复感染,微生物室重点跟踪该患儿,密切关注病原送检情况,继续积极与临床保持沟通。诺卡菌背景知识
诺卡菌属是一群专性需氧、能形成气生菌丝、有孢子的革兰阳性菌,形态与放线菌属相似。包括13个种,其中星形诺卡菌、巴西诺卡菌、皮疽诺卡菌、豚鼠耳炎诺卡菌、南非诺卡菌、新星诺卡菌等6种与人类疾病有关。培养早期菌体裂解为较多的球杆菌状,分枝状菌丝较少;培养后期可见丰富菌丝体形成。在脓液、痰和脑脊液等临床标本中,为纤细的分枝状菌丝。抗酸染色弱阳性,生长缓慢,培养2~4天后有小菌落缓慢出现,淡黄色粗颗粒样,边缘陷入培养基中,表面干燥,白色或淡黄色。时间延长则菌落皱褶、堆叠如皮革样,表面有天鹅绒样气中菌丝体。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皮肤感染通常与外伤有关,肺部及播散性感染多与宿主免疫缺陷有关。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AIDS患者、肿瘤患者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此菌常侵入肺部,主要引起肺部的化脓性炎症与坏死,症状与结核相似。诺卡菌易通过血行播散,约1/3患者引起脑膜炎与脑脓肿。在皮肤创伤,可形成结节、脓肿、慢性瘘管。在病变组织和脓汁中可见黄、红、黑等色素颗粒。治疗诺卡菌病首选磺胺类,通常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和妥布霉素耐药。免疫力低下者应配合支持疗法与免疫增强药。
编者按: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谢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