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此一举”看一眼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对于检验科来说,下午是一天中少有的清闲时刻。
上班时间已过半,样本接收窗口(位于体液室)收到一份临床送检的骨髓标本,由于我属于“没事找事”的那种人,虽然骨髓是有专门的老师去看去发报告,我还是控制不住的从中拿了一张玻片,自己染色看看。
一眼望去只剩惊悚
镜下发现了:奥氏小体这么多?应该是柴捆细胞?难道这是一例M3?
血液检查
WBC:1.79×109;PLT:32×109
FDP:98.72ug/ml;D-D:7.087ug/ml
然而,临床诊断却是:腰椎间盘突出?
基本病史 主诉:左臀部及大腿疼痛 2 天。 专家汇集助诊断
好奇心下的外周血 其他检查 知识扩展 异常早幼粒细胞: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常有瘤状突起;胞核略小,常偏位,形态多样,可呈凹陷、折叠、扭曲、双核或分叶状,核染色结构不定,核仁 1-3 个,有的被颗粒遮盖而不清楚;胞质丰富,呈蓝色或灰色,充满大量粗大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致使核、质分界不清,但也有细胞颗粒纤细,较少,类似单核细胞。Auer 小体易见,若多条 Auer 小体呈束状交叉排列,形似柴捆样,称之为“柴捆细胞”。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第三型(AML-M3)。回顾血细胞分化图,粒细胞在早幼粒细胞阶段发生恶变,形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该白血病最大的特点是:这种白血病细胞会释放嗜苯胺蓝颗粒,导致全身性出血(尤其颅内出血)可能,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死亡率很高。一个月左右,患者疾病基本得到控制,之后进入巩固维持治疗。90% 的患者可检出特异性染色体异位 t(15;17)(q22;q21),基因检测多有 PML-RARα 融合基因,也有其他少见染色体易位和融合基因。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J] .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8,39 (3): 17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