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浆膜腔积液检查是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包括一般理化检查,细胞计数与细胞形态分析。其中细胞形态分析最具诊断价值,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一些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所以,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越来越受到检验同行们的重视。笔者遇到一例诊断不明的胸腔积液,现分享如下。
图(1)
本来想交班到明天的,但本着早点为病人找出病因的想法,尽快做了染色。果然不出所料,低倍镜下“海岸线”处可见大量成团分布的细胞(图2)。
图(2)
油镜下形态特点:
该类细胞胞体较大,界限不清,相互黏连,可见成团分布,呈桑葚样,腺腔样排列,胞核较大,深染,染色质疏松,偶见核仁,胞浆丰富,可见透明样胞质充满,有些单个分布的细胞边缘不整齐,似瘤状突起,异型性明显。(图3)
图(3)
看到这些细胞,心里有底了,赶紧电话告知医生此患者为腺癌可能,建议送胸水病理进一步明确肿瘤来源和类型。几天后CT和病理明确诊断为肺腺癌。
一、胸水常规
二、胸水生化
三、胸水肿瘤标志物
案例分析
浆膜腔积液检查对判断积液的性质和病因具有重要意义。患者以大量胸水为首发症状,胸水外观浑浊,黏蛋白实验弱阳性,总蛋白64.9g/L,乳酸脱氢酶249U/L,可明确为渗出液。胸水多项肿瘤指标升高,尤其癌胚抗原:1488ng/ml,多项研究表明,癌胚抗原升高多见于腺癌引起的恶性胸水。再加上涂片染色见到大量异性细胞,可明确为恶性胸水。该患者首次影像学检查(外院)并未提供肺部占位线索,恶性胸水的明确第一时间给临床指明了诊疗方向。恶性肿瘤容易发生转移,癌细胞侵犯胸膜,腹膜等组织后易出现胸腹水。胸腹水中检出肿瘤细胞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恶性肿瘤细胞可有“三大三千三深”的典型形态特点。三大即胞体大,胞核大,核仁大。三千指形态千姿百态,胞质千变万化,胞核千奇百怪。三深指的胞质染色深,核染色质深,核仁染色深。分化较差的肿瘤细胞常成团脱落,胞核位于细胞边缘,使整个癌细胞团呈桑葚样排列。有些肿瘤细胞会黏合红细胞或者淋巴细胞,这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有关系。
现代医学对于疾病的诊断就像一场接力赛,而检验科则是这场接力赛的第一棒。做为检验工作者,我们应该重视常规检验项目的价值。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对一些原因和性质不明的疾病的诊断极为重要,而大部分检验科对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仍以鉴别和区分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的模式为主,对细胞形态等具有诊断价值的线索关注极少。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查见肿瘤细胞是确定恶性积液的重要方法,肿瘤细胞的检出对恶性肿瘤疾病的转移及肿瘤的早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瑞吉氏染色法操作简单,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涂片,染色,既能在低倍镜下对细胞团进行宏观观察,又能在油镜下对个别细胞进行细致甄别。当发现异常细胞后,可以为临床对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导航作用,而且可以成为某些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所以作为检验工作者,应该重视细胞形态学,使我们第一棒能保质保量完成。
作者简介:官雁鸣,男,医学硕士,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浙江省中医院湖滨院区检验科临检组副组长,主管技师,执业医师(检验病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研所进修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学等,擅长血液病MICM综合诊断及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