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检验视界首页 频道列表

“白血病前期”!警惕骨髓里的“叛变者”——MDS

2025-03-13 14:3030010

/ 前言 /

骨髓是人体造血的“核心工厂”,每天生产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但当骨髓“工厂”出现异常——造血干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就可能导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这种疾病被称为“白血病前期”,约1/3患者可能进展为急性白血病。中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占70%以上),但大众对其认知率不足30%。如何识别早期信号?哪些检查能揪出隐患?本文将一一解答。

图源:知乎

MDS的“罪魁祸首”

基因突变:染色体缺失(如5号、7号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如TP53、ASXL1)导致造血干细胞分化失控。

环境诱因:长期接触苯类化学物(如油漆、胶水)、电离辐射(如X射线),或某些化疗药物。

年龄因素:60岁以上人群风险显著升高,可能与累积的基因损伤有关。

正常造血干细胞就像是“流水线工人”,各司其职;而MDS患者的干细胞则像“失控的机器”,生产出残次品血细胞。

图源:即梦AI

隐匿症状“三联征”

早期信号(容易被忽视)

贫血相关:疲劳、爬楼梯气短、面色苍白、头晕耳鸣。

感染倾向:反复口腔溃疡、感冒难愈。出血征兆:刷牙时牙龈渗血、皮肤无故出现瘀斑。

进展期表现

严重贫血:血红蛋白<80g/L,需频繁输血。

顽固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引发肺炎、败血症。大出血风险:血小板<20×10⁹/L时,可能颅内或消化道出血。

关键提醒:30%患者早期无症状,仅通过血常规发现“三系减少”(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低)。

初筛到精准分型

报告解读:

骨髓活检显示“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发育异常”→提示MDS。染色体检查发现“5q-缺失”→可能对来那度胺治疗敏感。

分层管理与治疗策略

创新疗法:

靶向药:TP53突变患者可尝试APR-246联合化疗。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对5q-缺失型MDS有效率超60%。

图源:创客贴

预防与日常管理

高危人群:化工厂职工、放射科医生需定期查血常规。

生活防护:避免接触苯类物质,装修后充分通风。

感染防控:外出佩戴口罩,接种流感、肺炎疫苗。

MDS虽凶险,但早诊早治可显著改善预后。一次血常规可能挽救生命,一次基因检测可能改写治疗结局。科学认知、规范诊疗,让“叛变的骨髓”重回正轨!

声明:本微信号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内容来源 | 贵港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jinbao

审校 | 金宝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