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义庆(山东省立医院 临床医学检验部)
最近有两位朋友找到我,因为在医院检测了肺癌七种自身抗体项目,结果是阳性,两个朋友两种态度,希望我帮助他解读报告。
朋友A:拿到检查报告,一看检查结果显示“阳性”,就心惊胆战,认为自己得了肺癌,紧张得很,想要了解肺癌自身抗体阳性是否就是肺癌? 朋友B:拿到检查报告,看到肺癌自身抗体阳性,心情大好;因为朋友联想到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好”的指标,说明体内有了乙肝抗体,能起到保护作用了,因此朋友想要了解肺癌自身抗体阳性是不是一辈子不会肺癌了? 2. 肿瘤自身抗体能防御肿瘤? 肿瘤自身抗体能与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清除早期肿瘤细胞;医学上称为“肿瘤免疫监视”;从某种程度上,在最初的阶段,肿瘤自身抗体是一种“防御性”抗体,免疫系统是我们防御肿瘤攻击的重要保护系统,这也是我们大部分人即使面对致癌因素暴露不会得癌症的重要原因; 在医学上,肿瘤与免疫之间相互斗争的这门学科称之为肿瘤免疫学,这门学科已经经过全球科学家100多年的长期系统研究,诺贝尔奖得主、德国免疫学家Paul Ehrlich在1909年表示,如果没有免疫系统的防御,世界上有肿瘤的病人会比现实世界中高很多。 3. 产生抗体该高兴? 硬币需要从两个层面看,从一个层面看,肿瘤自身抗体的确为“防御性”抗体;对于大部分无症状人群来说,处于“肿瘤免疫清除”(Elimination)的可能性大,产生抗体不用太担心,只要排除肺上有可疑病灶,定期体检即可。 但硬币的另一个层面,肿瘤太狡猾了,人体随着致癌因素持续攻击(例如重度烟草、长期炎症刺激下),抗体保护性作用会失效;会产生了医学上的“肿瘤免疫逃逸”(Escape),部分肿瘤细胞产生了变异,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并逐步发展为临床可见的肿瘤。如果肺上有可疑的结节或阴影,处于医学上的“肿瘤免疫逃逸”(Escape)可能性会比较大。 从这两个层面看,抗体一方面有防御性机能,但也是一个分子病变的标志,我们可以从这个免疫系统的晴雨表上提醒我们进行相应健康管理或进一步CT排查。抗体阳性,对于个体来说,究竟处于硬币的正面或反面需要结合临床解读。 肺癌自身抗体分子检查是一个反应肿瘤免疫应答状态的微观层面的生物分子检测项目,它不是一个宏观层面的确认是不是肺癌的病理检查项目。 通常我们称为“肺癌”是在体内形成组织癌变的疾病称谓。从产生第一个肿瘤细胞开始,到体内形成0.5毫米组织癌变,大都需要经过5-10年分子层面持续病变,而在这5-10年大部分人没有特异性症状。在“分子病变”累积到“组织癌变”的过程是多阶段、多步骤、多因素的过程,一旦到CT能检查出来的“组织癌变”,即使是0.5毫米,基本是不可逆转的,往往需要手术干预。而分子诊断肿瘤自身抗体项目是从分子生物层面发现早期肺癌与癌前病变。 5. 这个项目在欧洲与美国在 临床中肺癌患者确诊时多已失去手术治愈的机会,这是肺癌长期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早期预防与发现是提高肺癌总体生存率的关键;肺癌早期大部分没有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肺癌发现非常困难; 全球过去50年进行了各种各样新型分子检测的科研,在各种技术如CTC,CtDNA,甲基化、MicroRNA之中,肺癌自身抗体是唯一欧美从科研已经走向临床应用的早期肺癌检测技术,该技术在美国已经进入肺小结节管理商业医保。 6. 肺癌自身抗体结果 如同我们经常讲的,并非所有的检查结果阳性都是不好的,也并不是结果显示阳性,就一定得了严重的疾病。比如,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说明体内有乙肝抗体,能起到保护作用了,这就是一个“好消息”。再比如大便隐血阳性,不一定是肠道得了肿瘤,也可能是痔疮、肛裂、饮食等因素,这时就需要进一步检查后才能确定了。 同样,肿瘤自身抗体阳性只是代表在微观生物分子层面、人体产生了肿瘤免疫应答,传统意义上的“肺癌”是指器官上形成了癌变组织。这两者之间关系是一个分子病变与组织癌变的关系,是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在先,“量变”产生并不代表一定已经有“质变”-“肺癌”。 7. 阳性结果下一步该如何办? 首先放轻松!七种抗体是一个防御性抗体,对于大部分的人群来说,可能处于“肿瘤免疫清除”阶段或“肿瘤免疫平衡”的亚健康状态,只要排除CT上有可疑结节或阴影,如果能以后坚决戒除一手烟与二手烟,定期体检就行。 如果同时抗体阳性与CT上有可疑的结节或阴影,也同样放轻松,但也需要警惕,请与医院专业科室沟通。 分子病变与临床体征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因为分子病变的“萌芽”往往在前,临床出现“体征”往往在后,临床有时遇到医生的综合判断会与分子诊断不一致的情况,该如何解读,临床往往会与检验科室咨询此类问题。 一方面,肿瘤免疫应答的分子病变信号可以帮助临床增加一个维度评估肺内结节;对于一些早期小细胞肺癌,在CT上难以发现,抗体阳性可以提示临床进一步仔细研读影像信息或临床信息,两种手段相互印证,减少一些早期肺癌临床误诊漏诊。这时,分子诊断能与临床经验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另一方面,分子诊断将更有前瞻性,因为病变往往在微观领域开始,然后才演变到宏观领域,所以,有时结节虽然两次CT影像检查没有变化,或者临床没有特异性,临床判断为良性结节,但如果抗体阳性,也需要警惕此类结节容易恶变的可能,需要建议病人坚决戒除一手烟与二手烟,定期随访。 在形成肉眼可见的肿瘤之前,肺癌的发生是一个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质变之前,进行分子生物学免疫预警,是有可能预防肺癌的;该项目的重要价值之一是从无症状人群中精准发现高危人群,在肿瘤攻击的最初的阶段、大部分的人还没有形成肉眼可见的癌症组织时,预警这些高危人群应该规避致癌因素暴露,(尤其是一手烟与二手烟),通过运动提升免疫力从而预防肺癌的发生,通过免疫系统将癌症扼杀在萌芽中; 免疫系统是人体强大的保护伞,但人体无法从直观感觉上接受到免疫系统的肿瘤预警信号,必须依靠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随着分子生物与肿瘤免疫技术在全球100多年的发展,肿瘤自身抗体检查对于肺癌高危人群预防肺癌或发现早期肺癌有重要信息提示价值。 10. 抗体阳性一定要戒烟? 全国开展了很多戒烟门诊,但很多人一直很难下定决心戒烟,而我们从临床上发现,病人一旦确诊了肺癌,说服他们戒烟相对容易,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时有可能体内已经形成组织癌变,甚至有可能局部癌细胞扩散了。国外科学家也在思考,有没有可能在还没有形成组织癌变的阶段、在生物层面的“可逆转”的阶段能提前预警烟民戒烟?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可逆转的癌前病变”的阶段时让烟民戒烟,对于个人、对于国家在预防肺癌的发病都有可能有积极的价值。七种自身抗体检查也将给临床增加一个说服就诊人群戒烟的一个新型工具。
来源:检验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