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艾滋病需要检测几次才能确诊?
近期主动做艾滋病检测的人群越来越多,由于早期人们对于艾滋病的知识相对缺乏,导致本来想要做检测的恐艾者也担心信息泄露不敢检测。记者随机探访了部分恐艾者,针对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请到相关专家做了比较权威的回复。很多人咨询艾滋病需要检测几次才能确诊

0评论2011-11-114305

医药打假斗士突死亡
中国医药打假斗士,近日突然死亡,引发网民的关注。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日前,微博盛传医药打假斗士高敬德上月被从北京带回上海后不久去世,死因不明,终年43岁。   高敬德从2004年开始在医药领域专业打假、曾入选2008年感动中国候选人

0评论2011-11-114160

艾滋病病毒出现第51种亚型毒株
新华社新加坡11月8日电 (记者陈济朋)新加坡研究人员8日说,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艾滋病病毒变种。它是由当地原来常见的两种病毒毒株以基因重组的方式结合生成,其危害性也可能比现有的一般毒株强。 新加坡陈笃生医院研究人员说,他们对2008年2月

0评论2011-11-104175

“染艾”者都要筛查结核病
本报讯 (记者郑灵巧)11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遏制结核病合作伙伴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工作组核心小组第17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披露,针对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新挑战,2006年~2010年,工作组在艾滋病病例报告数较多的16个省1

0评论2011-11-104176

乙肝治疗疫苗首阶段Ⅲ期临床出结果
本报讯 (记者孙国根)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实验室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研发的我国首个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乙克),近日完成第一阶段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分析。在经乙克治疗后出现E抗原血清转换的患者中,59.6%的患者病毒载量降至临床

0评论2011-11-104182

“转氨酶增高幼儿暂不予入园”引争议
《昆明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下称细则)将从下月施行,其中“儿童进入托幼机构体检之前,如发现有谷丙转氨酶增高者,暂不予入园(所)。”的规定引来众多争议。不少家长认为这有利于保证大多数在园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而一些社会

0评论2011-11-104248

科学家测定大雾中多种致癌致畸物质
本报讯 (记者王春)复旦大学11月8日发布,最新出版的国际环境学科重要期刊《环境监测》在线发表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以李想博士为第一作者所作的有关雾污染及污染物痕量检测方面的最新成果。这篇题为《雾—雨事件中多环

0评论2011-11-104168

一种蛋白质抗艾滋病病毒原理探明
新华社伦敦11月8日电 (记者黄 堃)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在《自然》杂志网站上报告说,他们探明了人体内一种蛋白质对抗艾滋病病毒的原理,并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的艾滋病治疗方法。 此前美、法等国的研究人员曾发现,人体内一种名为SAMHD1的蛋

0评论2011-11-104167

基因决定我国大部分丙肝更难治
本报讯 (记者吴晨光)日前,国内迄今最大规模的丙肝病毒和人类基因多态性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研究成果在第62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上发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汉族丙肝患者以丙肝病毒基因1b型(属于难治性丙肝病毒基因型)为主。

0评论2011-11-094162

今年艾滋病日宣传主题确定
本报讯 (记者郑灵巧)今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领导干部的艾滋病防治政策培训,将艾滋病防治政策

0评论2011-11-094167

一种蛋白激酶在神经发育中作用关键
本报讯 (记者孙国根)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马兰教授研究团队研究发现,一种在体内广泛存在的蛋白激酶GRK5在神经发育和可塑性中具有关键作用。如果小鼠缺乏GRK5,就会发生神经元形态发育异常,并表现出明显的认知缺陷,记忆力减退,学习能

0评论2011-11-094177

新加坡发现艾滋病病毒新变种
新加坡研究人员11月8日说,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艾滋病病毒变种。它是由当地原来常见的两种病毒毒株以基因重组的方式结合生成,其危害性也可能比现有的一般毒株强。 新加坡陈笃生医院研究人员说,他们对2008年2月至200

0评论2011-11-094140

科学家研制出万能流感疫苗,无需每年接种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1月6日报道题:万能流感疫苗不需每年接种。 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注射一次就可以终身抵御所有流感病毒的疫苗,从而可以免除每年冬天接种流感疫苗的麻烦。 研究发现这种新型万能流感疫苗可以

0评论2011-11-094170

病理科破解困局需要新思维
“保守估计,病理科医生缺口高达2.5万人。”日前,在山东省聊城市召开的2011年卫生部病理质控评价工作会议上,卫生部病理质控评价中心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陈杰教授盘点病理“家底”时忧心忡忡。 多位国内顶尖病理科专家表示,病理与检验、影

0评论2011-11-084211

俄科学家用疱疹病毒杀灭癌细胞
俄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所和分子遗传所的专家们在叶夫根宁·斯维尔德洛夫(Евгении Свердлов)院士的领导下完成了包含2个基因片段的新基因结构(载体)的构建,一个是挑选出的用于杀灭癌细胞的基因片段,另一个是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力

0评论2011-11-084138

第四代人工血临床应用或从渝开始
“人工细胞”可以代替人体血液抢救病患、新能源汽车要飞入寻常百姓家……昨日,包括诺贝尔获奖者在内的国内外3000余位科学家齐聚重庆,参加今日在我市启动的“2011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动”,并向记者透露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0评论2011-11-084162

计算机可操控酵母菌内特定基因开关
本报讯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1月6日报道,瑞士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撰文指出,他们成功地在计算机和普通酿酒酵母之间形成了一个“反馈环”,可用计算机精确地控制酵母菌内特定基因的打开和关闭,这项创新方法可对利用微

0评论2011-11-084173

男子一夜情后患心理病狂查艾滋
因为一次高危行为担心染上艾滋病,一中年男子竟然在半年时间里做了30次艾滋病检查。性病专家只好客串心理医生为其解除心理障碍。 年过5旬的汪先生半年前在与女网友发生关系,事后他非常后怕,担心自己因此染上艾滋病,当即到医院做了艾滋

0评论2011-11-084193

« 上一页 727/84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