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修订版)
中国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共识专家组贫血不仅在慢性肾脏病(CKD)人群中发病率高,而且贫血的发生率随肾功能的下降逐渐增加,当CKD患者进人第5期时贫血已非常普遍。国内一项对肾脏科门诊和住院CKD患者贫血状况的调研显示,CK
0评论2014-11-264171
纪立农:治“糖”之路,“医”往无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侵蚀人们的健康。然后哪里有病魔出没,哪里就有守护健康的降魔者。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1986年毕业于北京
0评论2014-11-264194
联合国警告欧洲防范新禽流感大面积爆发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24日警告称,在欧洲发现的新型禽流感病毒对家禽构成严重威胁,位于黑海和东大西洋沿岸鸟类迁徙路线上的国家尤其应该加强防范。德国、荷兰和英国都已证实,在这三国的家禽农场中发现的新禽流感病毒皆为H5N8,而且德国政
0评论2014-11-254204
华大基因香港测序实验室获CAP预认证
2014年11月14日,经评审,美国病理学会(CAP)授予华大基因香港测序实验室CAP预认证(Preliminary Accreditation Certificate),并即时生效。CAP实验室质量体系是国际上公认的金标准。华大基因香港测
0评论2014-11-254222
慢粒治疗不能忽视规范监测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白血病治愈率的不断提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州南方医院血液科教授孟凡义日前表示,目前应用靶向药物冶疗慢粒的同时,治疗过程中的监测白血病细胞的残留水平也非常重要。通过分子
0评论2014-11-254105
你能听懂肝脏健康的“小道儿消息”吗?
肝脏疾病多种多样。作为没有受过医学专业教育的百姓来说,怎样才能从身体变化的蛛丝马迹中了解自己的肝脏健康状况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感染科肝病科主任卢秉久向沈阳网、沈阳晚报记者讲解了一些能反映肝脏健康的身体变化。这些不同于医院检查结果
0评论2014-11-253996
- 肠道微生物会影响血脑屏障吗?
0评论2014-11-25
- 衣原体破坏“基因卫士”加大患癌风险
0评论2014-11-25
- “千人计划”专家周振:中国质谱仪器专利现状及对策初探
0评论2014-11-25
- 血管年龄反映人体真正的健康状况
0评论2014-11-25
- 下一代测序技术在罕见病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0评论2014-11-25
国内高端影像诊断设备和体外诊断领域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因整体市场扩容和国产化率快速提升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受益的两大核心逻辑,从国产化率提升的角度分析,国内企业市占率较低的高端影像诊断设备和体外诊断领域目前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相关政策的刺激将加速其国产化进程。影像诊断设备属于中高端医疗设备领域,
0评论2014-11-254218
- 来自MIT的纳米技术:未来监测癌症与诊断疾病的利器
0评论2014-11-25
- 研究发现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一血液病的基因突变
0评论2014-11-25
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利益驱动下,由于许多医疗器械采购花费的是公共财政,一些医院根本不考虑性价比,只购买价格最高的进口产品。而进口产品回扣高也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不少跨国公司还以出国考察、参加学术会议为名让国内医院负责人免费旅游,以便于在采购价格上获得利益,
0评论2014-11-254161
你会给孩子 储存脐带血吗?
热播电视剧《青年医生》中,医生用手采集脐带血镜头引发热议,让脐带血再一次走进公众视野。脐带血是胎儿娩出断脐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它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种疾病,因此也被业界喻为“生命银
0评论2014-11-254438
高血脂怎么办 两个坏习惯是高血脂导火索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脂血症常为高脂蛋白
0评论2014-11-254161
为什么某些人对艾滋病毒免疫?
据科学日报报道,一直以来医生们感到困惑不解的谜题之一是,为什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简称艾滋病病毒1型,HIV-1)可以迅速的感染一些个体,但却有时候很难在另一些个体身上“扎根立足”?目前一项有关HIV-1遗传变异以及它感染的细胞的最新研究
0评论2014-11-244150
- Scinece:埃博拉基因测序难为“无米之炊”
0评论2014-11-24
生物标志物之于肿瘤转化医学的意义: 从筛选、确证走向临床应用
医学是否能够有效的治疗及治愈癌症直接取决于是否能够在癌症早期阶段对其进行及时的检测。生物标志物作为最直接快速有效的诊断手段,其筛选与获得可在肿瘤诊断、发展、治疗、以及疗效监测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自该概念的提出,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0评论2014-11-24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