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行业资讯搜索 行业资讯分类 行业资讯首页
澳发现新型血液测试 可提前 20 年确诊阿兹海默
据新闻有限公司网站 10 月 29 日报道,墨尔本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型血液测试,它将能提前 20 年确诊阿兹海默病。这种血液测试不仅能分辨阿兹海默病的高风险人群,让他们加强排查和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还能让因衰老而出现正常记忆问题的人得到安心。

0评论2014-11-054144

血液检测优于成像对肺癌的诊断
许多动物实验研究都表明,侵袭性的肿瘤可以促使癌细胞从最开始形成阶段就进入到血流中,即使通过诊断成像发觉肿瘤时其也可以完成上述行为,因此鉴别出肿瘤中的“哨兵”细胞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及开发癌症疗法至关重要,循环中的癌细胞在血液中极为罕见,而且其

0评论2014-11-054180

认清高血脂 预防心血管病
目前,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全国心血管病患者达2.9亿,高血压患者2.7亿,而且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为什么胆固醇会影响心脏、血管的健康?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吗?心血管的病人需要怎么

0评论2014-11-054078

汪建:决胜关键不是测序平台,而是样本库
近日举办的第三届北京重大疾病临床资源库标准化建设国际会议上王俊、郜恒骏、王伟业等人就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和发展畅所欲言。“有人说,中国的生物大数据时代到来了,我觉得言之尚早。如果生物样本库建设没有标准化,大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做出来的临床实验结果千

0评论2014-11-054155

你的小便达标吗?
“吃喝拉撒”这几件事别看低俗,可和人的健康关系最密切。某网站最近就小便的情况做了一项调查,关注并参与的人数很快达到了3万以上。调查显示,通常喝完一大杯水后,在15分钟内上厕所的男性为7.08%,女性为5.51%;30分钟内男性为22.49%

0评论2014-11-054193

即刻法室内质控图的制作详解
一、建立质控图的均值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设定质控品的均值。各实验室应对新批号的质控品的各个测定项目自行确定均值。均值必须在实 验室内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进行确定 。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作为确定均值的参考。(1) 质控图暂定均值的建立

0评论2014-11-054296

《柳叶刀》:新生儿B群链球菌发病率飙升
一项新近发表的研究显示,B群链球菌是包括败血症、脑膜炎、肺炎在内的严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据发表在《柳叶刀·感染性疾病》的一份新研究发现,在过去的25年里,尽管广泛采用预防策略,荷兰3月龄以下婴儿的感染率仍然增加了约60%。该项研究由荷兰

0评论2014-11-054337

专家分析四中全会后食药监管未来走向
十八届四中全会用相当大的篇幅讨论一件事情:食品药品监管事权的改革和体制的重新调整。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或者说药品事权的划分会往中央集中,权力会往上收,食品事权的划分把更多的责任和权力往基层下放。简单归纳:药品往上收,食品往下放。其他领域的改革都

0评论2014-11-044124

第四届复旦检验医学论坛会议在中山医院举行
由中山医院检验科主办的第四届复旦检验医学论坛学术会议于9月24日在我院召开,复旦大学附属12家医院的检验科主任、副主任、专业组组长和业务骨干出席本次会议。作为本次论坛的东道主,中山医院检验科潘柏申主任在致辞中热烈欢迎与会同道,并从自身多年对

0评论2014-11-044135

悄无声息的癌症信号
及早发现癌症症状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几率的关键。美国“十佳家庭疗法”网站近日载文,根据美国“癌症网站”和《临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等相关资料,总结出最容易被忽视的癌症症状。1.不明原因消瘦。短时间内体重急剧下降往往是癌症第一信号。骤然消瘦在

0评论2014-11-044139

乳腺癌致病新基因首发现 或改变传统诊断方式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肿瘤防治工作的“三早”。如果越早的发现肿瘤,对控制疾病发展,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有重大意义。11月3日,记者从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获悉,中国医疗专家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乳腺癌患者血液中,

0评论2014-11-044132

埃博拉病毒无法通过空气传播 公众无需恐慌
近期,网上有关“青岛出现第一起埃博拉疫情”的消息被广泛传播,当地卫生部门随即澄清其是谣言。而在此前不久,浙江宁波市也曾传出出现国内第一个埃博拉患者。随后,宁波市卫生局澄清谣言。今年7月以来,“埃博拉”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埃博拉

0评论2014-11-044138

王红阳院士:治疗恶性肿瘤须“私人订制”
“在我国不断增加肿瘤防治研究经费的情况下,我国的肿瘤发病率仍在快速上升,每分钟就有6个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在日前于深圳举行的2014国际BT(Biotechnology)领袖峰会上,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肝脏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表示,恶

0评论2014-11-044131

慢性病比癌症更可怕
随着大家对癌症认识的普遍提高,谈癌色变情况越来越少发生。但患了癌症后,到底该不该化疗?威胁我们健康的头号杀手是癌症吗?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举办第五届同德学术周,邀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国内2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就临

0评论2014-11-044125

科学家解析甲肝病毒全颗粒晶体结构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获悉,该所饶子和院士研究组与牛津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合作,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甲型肝炎病毒(hav)全颗粒晶体结构。该研究不仅揭示了甲型肝炎病毒的“独有的结构特性”“极强的稳定性”“特殊的脱衣壳

0评论2014-11-044159

“生物银行”呼唤标准到来
有人说,中国的生物大数据时代到来了,我觉得言之尚早。如果生物样本库建设没有标准化,大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做出来的临床实验结果千差万别,不可能形成生物大数据,更不可能走向数据共享。”上海分子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

0评论2014-11-044142

移动健康时代即将到来
1 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NI)提出虚拟测量仪器(VI)的概念,提出“软件是仪器”的设想,开启了从传统硬件为主的测试系统到以软件为中心的测试系统的根本性转变。此后,虚

0评论2014-11-044121

« 上一页 332/84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