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蛋白质的含量,可预估将来患阿尔茨海默氏症和轻度认知障碍的风险。研究小组认为,这将有助于尽早发现此类疾病并采取干预措施。
阿尔茨海默氏症被认为与β淀粉样蛋白在脑内过度蓄积有关。在发病前近20年开始,就会有β淀粉样蛋白在脑内逐渐蓄积。β淀粉样蛋白会给神经细胞造成损伤,并影响承担记忆和认知功能的突触发挥作用。在健康状态下,β淀粉样蛋白会从脑内通过脑脊髓液排到血液中,具备不让β淀粉样蛋白蓄积的机制。
日本筑波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在排出β淀粉样蛋白和遏制其毒性的过程中,补体蛋白、 载脂蛋白和运甲状腺素蛋白这3种蛋白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小组在实验中确认,采集数毫升血液检测其中这3种蛋白质的含量,就能以约80%的准确率判定被检测者认知方面的健康水平,并且推测出将来的认知症患病风险。这有助于在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就预知患病风险,以尽早采取干预措施。相关检查结果还有可能用于判定治疗效果。
- 2026 大检验年会:未来已来,CCDLM 2026筹备正式启动!
0评论2025-08-23
- FDA批准了用于儿童鼻塞的无药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
0评论2025-06-08
- 360亿!财政部下发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等资金
0评论2025-06-08
- 又一卫健委主任,任上被查...
0评论2025-06-07
- 编外人员投诉公立医院同工不同酬,官方回应!
0评论2025-06-07
- “全球最大医院”之父阚全程被查,曾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
0评论2025-06-06
- 北京发布24条举措促进高精尖产业对外开放
0评论2025-06-05
- 【聚焦】县医院们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0评论2025-06-05
- 46款IVD产品获批!5月30日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
0评论2025-06-04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11位医院领导被撤职
0评论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