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通过检测尿液中存在的一种生物标记,可以帮助诊断食物过敏的风险。
东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在有食物过敏问题实验鼠的尿液中发现了一种名为 PGDM 的分子,这种分子的含量与过敏症状有明显相关性。此外,在食物过敏的人类患者尿液中也发现了高浓度的这种物质。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分子是来自“肥大细胞”的代谢产物。“肥大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可引起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他们在食用某种食物后,会出现瘙痒、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日本约有 120 万食物过敏患者,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据介绍,目前对食物过敏的诊断需要进行皮肤点刺、口服食物激发等试验,才能判断患者对哪些食物过敏。这个过程不仅对患者很麻烦,还需要依赖医生的丰富经验才能判断。
研究人员认为,新发现的这种生物标记可用于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较高的食物过敏风险,有助开发更为快捷简单的诊断方法。
- 2026 大检验年会:未来已来,CCDLM 2026筹备正式启动!
0评论2025-08-23
- FDA批准了用于儿童鼻塞的无药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
0评论2025-06-08
- 360亿!财政部下发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等资金
0评论2025-06-08
- 又一卫健委主任,任上被查...
0评论2025-06-07
- 编外人员投诉公立医院同工不同酬,官方回应!
0评论2025-06-07
- “全球最大医院”之父阚全程被查,曾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
0评论2025-06-06
- 北京发布24条举措促进高精尖产业对外开放
0评论2025-06-05
- 【聚焦】县医院们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0评论2025-06-05
- 46款IVD产品获批!5月30日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
0评论2025-06-04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11位医院领导被撤职
0评论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