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撤销3名医务人员高级职称,原因为何?
近日,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撤销张某某等3人高级职称资格的通知》
《通知》称,被撤销高级职称的3名医务人员通过提供虚假业绩材料等不正当手段获取高级职称资格。除撤销职称的处罚外,3人三年内不得申报评审职称。
经查实,张某某、曲某某和王某某等3人通过提供虚假业绩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高级职称资格,根据《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0号)、《山东省职称评审管理服务实施办法》(鲁人社规[2021]1号)等有关规定和《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撤销董某某等4人卫生系列高级职称的批复》(鲁卫函[2024]448号)撤销张某某获得的副主任护师、曲某某获得的主任护师和王某某获得的主任技师等高级职称资格,记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并处自查实之日起,三年内不得申报评审职称。
据悉,这三名医务人员所就职的烟台山医院即烟台市妇幼保健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始建至今已逾百年。
02
国家加强职称评审监管,开启倒查机制
就在去年的7月25日,面对职称评审过程中,各环节多类违规问题频发的这一情况,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并开始执行。
据悉,此次发布的《办法》中对职称评审的监管力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堪称史诗级变革。而这也是继 2019 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对职称评审监督管理作出原则性规定之后,首次制定的职称评审监管方面的专门的、具体的、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的政策规定。
其中对申报人重点监管以下方面:
(一)明知不符合职称申报条件仍故意通过虚假承诺、伪造信息等手段进行申报;
(二)在职称评审中提供虚假材料、论文造假代写、剽窃他人作品或者学术成果,业绩成果不实或者造假等;
(三)在职称申报评审中存在说情打招呼、暗箱操作等不正当行为;
(四)其他违规行为。
申报人在提交职称申报材料时应同时签订个人承诺书,对申报材料真实性等进行承诺,承诺不实的,3年内不得申报评审职称。申报人存在本办法第五条所规定违规行为之一的,记入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3年,作为以后申报评审职称的重要参考。申报人通过本办法第五条所规定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经核实即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评审单位予以撤销。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在加强对于职称评审的监管,开启倒查机制。其中部分地区的职称倒查,例如甘肃省南州曲县,甚至追溯到了10年前。
03
多批医务人员职称被撤销,还有这些问题需警惕
而在宣布加强监管的同时,各地近年来发布的不少关于撤销医务人员职称的通知,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据小编不完全统计,被撤销职称的医务人员们所涉及的违规原因十分多样,包括了存在伪造材料、弄虚作假行为;工作人员失误;不符合相关年限要求等多种情况:
而上述通知中所涉及的职称撤销理由,也恰恰是我们所需要关注和自省的。
另外,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一系列的违规行为当中,目前查处最严、范围最广的,当属科研失信行为。据悉,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卫生健康系统持续深入开展医学科研诚信专项整治工作。
去年年末,陕西、安徽、河南等地有多家医院官网发文称,接省卫健委通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持续深入开展医学科研诚信教育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集中开展科研论文自查自纠工作。
而今年1月,海南省卫健委在一则对医务人员科研失信行为的通报中称,自己组织开展2024年度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项目结题评审工作,是因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面向卫生健康系统持续深入开展医学科研诚信专项整治工作。这无疑向我们印证了,此次医学科研诚信专项整治工作是全国性的。
在当前的监管形势之下,一次作假可能影响终身的职称评审,因此有意申报职称评审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职称申报的各项规定,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应对职称评审的挑战。否则就算一时侥幸获得了职称,也有可能在倒查之下原形毕露。
声明:本微信号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内容来源 | 医学检验沙龙
图片来源 | ibaotu
排版 | jinbao
审校 | 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