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顾泳)昨天,第四届复旦—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诊断病理新进展研讨会上传出消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病理学诊断正由单一的形态学诊断,转为形态-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相结合的综合诊断模式。这种改变将进一步辨别不同肿瘤分型,为个性化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教授杜祥解释:所谓形态学诊断,是指基于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打个比方,腺癌患者肿瘤在显微镜下都“长”得一样,但为何有的患者疗效很好,有的患者治疗没用?原因在于,即便同一种腺癌,其蛋白表达方式、基因特征也各有不同。结合了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等的综合病理诊断,可将肿瘤进行进一步细致分型,最终为靶向药物等治疗途径提供临床参考。据悉,目前综合病理诊断已在乳腺癌、肠癌、胃癌等常见肿瘤领域普遍推广,临床效果颇为乐观。以乳腺癌为例,对HER2基因表达过度的患者,治疗预后较差,常会在短期内出现复发和转移。通过对这类患者进行病理诊断筛查,有的放矢地开展靶向药物治疗,可大幅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2026 大检验年会:未来已来,CCDLM 2026筹备正式启动!
0评论2025-08-23
- FDA批准了用于儿童鼻塞的无药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
0评论2025-06-08
- 360亿!财政部下发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等资金
0评论2025-06-08
- 又一卫健委主任,任上被查...
0评论2025-06-07
- 编外人员投诉公立医院同工不同酬,官方回应!
0评论2025-06-07
- “全球最大医院”之父阚全程被查,曾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
0评论2025-06-06
- 北京发布24条举措促进高精尖产业对外开放
0评论2025-06-05
- 【聚焦】县医院们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0评论2025-06-05
- 46款IVD产品获批!5月30日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
0评论2025-06-04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11位医院领导被撤职
0评论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