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7日,“融合肝素酶及肝素酶生产低分子量肝素工艺”成果鉴定会在清华大学召开。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在融合酶的制备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突破了国外对肝素酶制剂的长期垄断,证明了融合酶制备低分子量肝素清洁工艺的应用潜力。该项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鉴定委员会专家建议发挥该项目的技术优势,加快推广应用,尽快实现产业化。
据清华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邢新会介绍,课题组将智能多功能酶的研究方向首先锁定在肝素酶,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用做防治血栓的生化药物——低分子量肝素主要依靠进口,价格居高不下,因此该项研究意义重大。
在该项目中,邢新会带领课题组利用生物化工技术,通过融合蛋白策略的设计,制备出了热稳定性好的高活性多功能化肝素酶,可以便捷地实现肝素酶的分离纯化、检测以及生产应用的过程集成;在系统研究融合肝素酶分子设计、催化特性和热稳定性以及冻干条件和保藏过程的基础上,成功地将该酶制剂应用于肝素产品质量控制中,验证了融合酶的良好性能;同时,课题组还开发了一种基于融合肝素酶制备低分子量肝素的新工艺,产品质量达到欧洲药典要求。
邢新会告诉《科学时报》记者,在清华大学提出智能多功能酶的概念、并研制出这种用于降解高分子肝素的融合肝素酶之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方面还是空白。此项成果的问世对于酶催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际上对医药原料的清洁性和安全性需求的日益增高,开发智能多功能肝素酶及其清洁高效生产低分子量肝素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科学意义。
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多项专利,获批3项。该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的支持。
- 2026 大检验年会:未来已来,CCDLM 2026筹备正式启动!
0评论2025-08-23
- FDA批准了用于儿童鼻塞的无药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
0评论2025-06-08
- 360亿!财政部下发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等资金
0评论2025-06-08
- 又一卫健委主任,任上被查...
0评论2025-06-07
- 编外人员投诉公立医院同工不同酬,官方回应!
0评论2025-06-07
- “全球最大医院”之父阚全程被查,曾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
0评论2025-06-06
- 北京发布24条举措促进高精尖产业对外开放
0评论2025-06-05
- 【聚焦】县医院们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0评论2025-06-05
- 46款IVD产品获批!5月30日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
0评论2025-06-04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11位医院领导被撤职
0评论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