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速冻食品知名品牌近期相继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令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征求意见稿)》备受关注。这个征求意见稿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由原来的不得检出改为有限量。针对公众“要求降低了”的质疑和担忧,卫生部11日回应称,新标准征求意见稿更加符合国际食品微生物采样检测要求,是科学合理的。
我国现行《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GB19295—2003)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而卫生部今年9月公布的《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由定性转向定量,规定每批产品抽检5个样品中,至多只能有1个样品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在1000至10000个之间。
卫生部表示,老标准是微生物定性检测方法,采用一个样品检测来判定产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这种采样方案和限量规定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和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与国际上食品中微生物控制和管理方式有明显差距。
据卫生部介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相关国家普遍采用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微生物分级采样方案。ICMSF从微生物的危害度、食品类别及加工方式等方面综合分析食品中微生物危害度的分类,用多个样品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情况。ICMSF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归类为一般性危害致病菌,采用三级采样方案:采样数量通常在5至60个之间,在同一批次样品中,允许全部样品检验值小于或等于可接受水平限量值;允许一定数量样品检验值在可接受水平值和最高安全限量值之间;不允许有样品检验值大于最高安全限量值,不以一个样品检验结果判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
据介绍,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在大气、土壤中,对热敏感,加热80℃,30分钟可被杀灭,通常大于105菌落数/克时可产生致病性肠毒素,常规烹饪等处理方式不能破坏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适宜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食品主要为乳制品、蛋制品、肉制品等,因此在上述食品的有关安全标准中规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的相关要求。速冻面米食品在规定的保存温度下,不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肠毒素,但如果保存不当,也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和繁殖。
新标准征求意见稿正在卫生部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卫生部表示欢迎各方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 2026 大检验年会:未来已来,CCDLM 2026筹备正式启动!
0评论2025-08-23
- FDA批准了用于儿童鼻塞的无药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
0评论2025-06-08
- 360亿!财政部下发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等资金
0评论2025-06-08
- 又一卫健委主任,任上被查...
0评论2025-06-07
- 编外人员投诉公立医院同工不同酬,官方回应!
0评论2025-06-07
- “全球最大医院”之父阚全程被查,曾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
0评论2025-06-06
- 北京发布24条举措促进高精尖产业对外开放
0评论2025-06-05
- 【聚焦】县医院们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0评论2025-06-05
- 46款IVD产品获批!5月30日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
0评论2025-06-04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11位医院领导被撤职
0评论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