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王继扬教授课题组经3年攻关,找到被誉为机体预防病毒和细菌感染第一道防线的免疫球蛋白IgM的受体。IgM与受体结合后,不仅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而且可以抑制自身有害抗体的产生,该研究对治疗人的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疾病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该成果相关论文已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血液中存在的抗体,它具有清除机体内病原体的重要功能,而免疫球蛋白IgM是初次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IgM抗体直接与病原体结合后可抑制病原体的活性,不让其发病、发展,并可通过特殊途径来融解病原体,阻止感染的扩大。早在40年前,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就发现B淋巴细胞表面有IgM的受体,并有证据支持这一推断,但一直没有找到该受体。
王继扬教授课题组运用基因敲除技术成功培育了一种缺乏FcμR基因的敲除小鼠,并分析这种小鼠在缺乏该基因的状态下,在免疫功能和自身抗体方面会产生何种结果。经艰辛工作,研究人员终于首次发现了该受体的基因FcμR。研究发现,外来病原体侵入FcμR基因被敲除的小鼠后,出现明显的免疫缺陷状况,其抗体下降至正常小鼠的1/3以下。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免疫缺陷是由于FcμR基因敲除后,B淋巴细胞在受到外来病原体刺激后,不但不容易被激活,反而容易造成死亡。相反,缺乏FcμR基因的敲除小鼠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大量有害的自身抗体。
- 2026 大检验年会:未来已来,CCDLM 2026筹备正式启动!
0评论2025-08-23
- FDA批准了用于儿童鼻塞的无药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
0评论2025-06-08
- 360亿!财政部下发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等资金
0评论2025-06-08
- 又一卫健委主任,任上被查...
0评论2025-06-07
- 编外人员投诉公立医院同工不同酬,官方回应!
0评论2025-06-07
- “全球最大医院”之父阚全程被查,曾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
0评论2025-06-06
- 北京发布24条举措促进高精尖产业对外开放
0评论2025-06-05
- 【聚焦】县医院们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0评论2025-06-05
- 46款IVD产品获批!5月30日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
0评论2025-06-04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11位医院领导被撤职
0评论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