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检验同道问我,怎样做QC?为什么我们很努力,但是QC总是做不好?
很多同道就是做到QC结果在控,认为检测结果都符合质量要求了。因此,一直在如何进行QC的操作和判断QC结果是否在控上,花费了很多功夫。
殊不知,做好一个QC结果和做好一个患者样品的检测结果一样,都应该做好事先应该做好的事。但是,却被很多检验同道疏忽了。
一、Westgard的Sigma VP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管理;
2、操作手册;
3、试剂管理;
4、仪器管理;
5、方法性能评估,
6、偏移的评估,
7、质量控制计划。
二、质量管理
1、实验室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明确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必须步骤。包括:患者识别,患者准备,标本收集、标识、储存、转运、处理,和报告结果。
2、实验室应至少每半年评估分析前和分析后的标准操作规范(SOP)。
3、实验室应规定标本的可接受标准。
在具体做法上,要求有性能验证、实验室间比对记录、室内QC记录、仪器原始记录、人员培训和评估记录。明确不符合项的分类:体系性、实施性、和效果性。记录调查不符合项发生的根本原因,并保证此类不符合项不再发生。评估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三、操作手册
实验室应为操作人员编写所有分析物(项目)的操作手册,并放置在员工的操作台边。操作手册的要点:
1、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
2、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签、储存、转运、处理、外送的要求;标本接受或拒收的标准;
3、检测程序的详细过程,包括计算公式及结果的解释;
4、校准和校准验证的具体过程;
5、检测系统的分析范围和可报告范围;
6、质量控制程序;
7、校准或失控失败时应采取的纠正措施;
8、检测系统的局限性,包括分析特异性问题;
9、参考区间;
10、所有相关文件、参考文献及厂商说明书的关联和介绍;
11、输入患者结果即报告患者结果的程序;
12、危急值的报告程序;
13、仪器故障时的应急预案等。
具体实施中,仪器的标准操作规范(SOP)应按照:开机-- 校准流程 - 试剂上机- 质量控制流程- 样品检测- 结果处理- 维护保养- 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关机等流程编写和实施。
检测项目SOP:方法学- 临床意义- 样品前处理(拒收标准)- 校准流程- 检测流程-(计算过程)- 结果报告(危急值)- 方法学特性等。注明引用说明书的来源。
四、试剂管理
1、实验室应按照厂商的要求使用和保存试剂。
2、应明确标识试剂、校准品、和控制品。包括:内含成分、体积、浓度;储存条件;制备、复溶和分装日期;失效日期等。在具体实施中,须保留2个版本的试剂使用说明书;在试剂、校准品和控制品瓶上注明:开瓶日期、分装日期及失效日期。
3、实验室应使用厂商规定的配套试剂、配套校准品。
4、实验室不可使用过期试剂或校准品。
5、试剂批号更换时,应以患者样品比对实验,确定新老批号试剂的可比性后方可更换。
6、实验室不可混用不同试剂盒的成分。
在具体实施中,为防止意外使用了过期试剂,每天每次装载试剂时必须核对试剂的失效日期。试剂批号更换时,至少进行5例患者样品的比对,要求4例以上样品的比对符合1/2的TEa,做好比对记录。一定不可混用试剂。
五、仪器管理
1、实验室应按照厂商的推荐,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
2、仪器使用中,进行了重大维护保养或重要的技术服务后,应对仪器进行性能验证,以保证性能符合预期要求。
3、实验室应建立文件,规定仪器开机和关机、以及常规操作的程序。
4、实验室应每月进行回顾性仪器维护保养,并且做好记录。
5、按照厂商要求制定《仪器校准年度计划》,并严格按此计划实施。
6、任何较小的故障排查和维修,实验室都应按照厂商的指导实施。
7、实验室应建立仪器档案,并便于员工获取仪器性能历史的所有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按照厂商要求,进行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和年保养,每天记录在保养表格上,每月有组长进行审核。保存每次仪器安装、维修保养单,若进行了重大维修后,至少验证:精密度、正确度、和线性性能。在仪器的SOP内须编写仪器开机和关机程序、常规操作程序。
按照厂商要求制定《仪器校准年度计划》,并严格按此计划实施。记录每一次故障维修的过程,并归在仪器档案内。每台仪器的档案内容至少包括:基本情况、安装报告、人员培训和证书、维修保养记录和校准报告。
六、方法性能验证
具体实施中,实验室可在目前国内具有的室间质量评估计划中,挑选具有国际认可或国内认可的组织者,如:esfEQA、CAP PT、卫生部临检中心和/或上海市临检中心的ISO 17043认可的室间质量评估计划等。操作PT/EQA样品要与患者样品等同对待,并保留所有原始检测结果记录。
按照每个室间质量评估返回的报告结果,作为说明实验室偏移为可接受的文件。必须保存和随时可用。在室间质量评估不符合要求时,应有评估流程分析原因记录,以及采取的改进措施。
在实验室内检测相同项目的所有检测系统(具有多台仪器同时运行的),都必须经过分析性能的验证/确认。须提交实验比对完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