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经常发烧、咽痛要警惕EB病毒感染
本报讯 (吴志 贾亦霖)日前,福建省莆田市的9岁男孩陈艺森,经常感冒发烧,一生病就高烧到40摄氏度,退烧处理后体温又恢复正常,同时还发现肝功能异常,但查甲乙丙丁戊肝病原学均显示阴性。最终在福州总医院感染科被确诊为“特殊类型EB病毒感

0评论2011-12-064225

口气重,或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定植于人类胃黏膜,是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大约67%至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其感染还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

0评论2011-12-064194

金葡菌加热难灭 速冻食品少吃为妙
  因被检出“金葡菌”集体沦陷的速冻食品龙头企业,似乎很难“翻案”。卫生部日前公布允许检出有限量的金黄葡萄球菌后,马上有人质疑食品企业绑架了“新国标”。对此,消化内科专家指出,在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细菌污染确实很难避免,而致病菌产生的毒素

0评论2011-12-064250

速冻食品“细菌门”真的可怕吗?
卫生部近日宣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将正式施行,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限制数量由“不得检出”变为“限量检出”。一直搅动公众神经的速冻食品“细菌门”事件似乎告一段落。请关注—— 球型,直径

0评论2011-12-064251

科学家发现诱发肿瘤的新蛋白质
本报讯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4日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的教授劳尔·门德兹和巴塞罗那医院的皮勒·纳瓦罗在最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上撰文指出,蛋白质CPEB4就像“细胞管弦乐队的指挥”,能激活“与肿瘤发育有关的数百

0评论2011-12-064155

专家:艾滋病检测应成医院常规
本报讯 (记者阎 红)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高层论坛12月3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参加论坛的专家认为,艾滋病医防结合势在必行,扩大艾滋病检测的关键在重心下沉和关口前移。医疗机构对艾滋病检测应常态化,使之成为医疗机构的常规工作。 此次论坛

0评论2011-12-064150

前10月粤4万多人感染梅毒 成梅毒大省
连续8年来,广东梅毒发病病例都以15%- 20%的幅度飙升,今年截至10月份已经达4万多例。昨日,广东省性病防治中心称,广东已成梅毒大省,梅毒的流行与传播已经成为广东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防艾的同时梅毒不可小视。因为早期梅毒可以增强H

0评论2011-12-064190

我国艾滋病新疫苗即将申报二期试验
本报讯 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前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南开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邵一鸣教授给青年学子带来专题讲座,介绍艾滋病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他透露,目前中国的艾滋病疫苗研究已获得重要成果,即将申报二期试验。

0评论2011-12-054177

中国艾滋病研究的沧桑正道
四年前,张林琦以“973”计划艾滋病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的身份来到清华大学,接下了清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和艾滋病病毒研究所所长的职务。自此,他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清华大学医学楼里度过,天气好的时候,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能望见

0评论2011-12-054158

空腹血糖“不好”基础胰岛素“补缺”
在西方发达国家,接近1/3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而在中国,由于人们对胰岛素的认识不足,这一比例只有10%—20%。嫌打针麻烦、害怕发生低血糖、怕用了胰岛素以后会上瘾,是众多糖尿病患者抗拒使用胰岛素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胰岛

0评论2011-12-054168

生命始于史无前例的巨大生物体
大约在30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个名为“最后普遍共同祖先(LUCA)”的生物。它形态庞大,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巨大生物,填充了地球上的所有海洋。随后它分裂为三个部分,最终诞生了今天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祖先。 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LUCA

0评论2011-12-054169

检验人:把握好理性和温情的尺度
《科学时报》:随着实验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医疗改革的推陈出新,你认为,医院的检验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谢风:以前我们科几个同事曾议论过类似的问题,我认为目前检验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将敏感性及特异性高新的实验诊断技术尽快地应用到临床疾病诊

0评论2011-12-054182

成功克隆PKD第一个致病基因
本报讯 (通讯员戴润明 记者陈青)近日,来自复旦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应用先进的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8个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简称为PKD)家系中,发现PRRT2基因上存在3种截短突

0评论2011-12-054162

修改血液干细胞基因可清除黑色素瘤
本报讯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可以在活的生物体体内对血液干细胞进行基因修改,让其变成“癌症杀手”——T细胞,使用该方法治疗人类黑色素瘤的治愈率高达40%。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0评论2011-12-054136

攻克艾滋病根本要靠科技
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与艾滋病感染者、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志愿者及有关国际组织代表座谈,并听取外地来京上访艾滋病感染者的意见。

0评论2011-12-024146

即时掌上糖化血红蛋检测仪在华上市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专电(记者杨进欣)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26日在北京宣布,即时掌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拜安时(A1CNow+)在中国上市。专家认为,拜安时的上市将为患者和医生带来“精准、快速、简便”的革新式检测体验特点和更为优化的血糖管理

0评论2011-12-024168

无创检查血糖新方法:Raman光谱
罹患1型糖尿病的病人必须密切关注他们的血糖。对这些病人来说,太高的血糖会损伤他们的器官功能;而太低的血糖又不足以提供他们身体所需的能量。以往他们必须通过每天多次在自己手指上扎针来监测血糖。如今,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便,MIT光谱实验室的研

0评论2011-12-024265

新一代血糖连续监测仪已获FDA批准
美敦力公司称,该公司新一代IPro专业血糖连续监测系统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批准。 这款名为IPro2的新装置简单易用,所收集的资料也多于第一代系统,美敦力公司称。 根据设计,该系统可提供连续三天的患者血糖

0评论2011-12-024147

« 上一页 720/84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