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2.将推片接近血滴处,然后轻轻接触血滴并压在血滴上,使血液呈”一”字型展开,充满推片宽度(如果能做到边缘血量较少,中间血量稍多为最佳)(图1-2,图1-3)。
3.将推片与载玻片形成 30°夹角,见图 1-4,用均匀的速度将血向载玻片的另一端(尾部)推动。红细胞压积(HCT)发生变化时,应适当的调整推片与载玻片的角度(30°~45°)以及推动血液时的的速度(图1-5)。HCT越高,角度越小,速度越慢;HCT越低,角度越大,速度越快。这样才能做到推制出的血涂片薄厚适中,油镜观察区域的血细胞形态舒展且分布均匀。标准的血涂片应做到头、体、尾分明,两边和两端留有空隙(图1-6)。
4.推制好的血涂片迅速干燥。如果实验室所处地区空气湿度较大,可使用电风扇风干(切忌使用电吹风的暖风,以免过烫导致细胞破坏或脱落)。
5.如果载玻片有磨砂边,应标注该标本的患者姓名或编码。如果载玻片没有磨砂边,则用铅笔将该标本的患者姓名或编码写在血膜头部的最厚处。
三、全自动涂片仪器[2]
四、半自动血液涂片机
1. 血涂片制作除了手工推片法外,还可通过全自动血液推片机来实现。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全自动涂片仪器均是进口的,其研制比较复杂,涉及多学科的知识,一般都是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中使用,且价格昂贵等。鉴于以上原因,为了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帮助检验人员制备出满意的血涂片,提高工作效率及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消除制片时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血涂片的质量稳定性和规范性,张士化、马少华等人[1]的研究成功研制了新型半自动血液推片机(以下简称推片机),并初步研究了其在各级医院的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推片机制作出的血涂片( 图1) 比临床检验技术人员利用手工法制备的血涂片清晰(图2),镜下证实推片机制作的血涂片血膜近尾部血细胞分布良好、形态典型,与手工法制备的标准血膜镜下视野无异(图3),适合涂片镜检或人工分类。
2.半自动涂片机操作及实物展示[2]
使用半自动小型推片机制备血涂片(图1-9),该小型设备可一次性制备两张血涂片。①将玻片放置在推片机上,将5ul血液滴在玻片指定位置(图1-10);②向下压手柄,使得推片接触血滴,并使血滴呈一字型展开(图1-11);③松开手柄,推片向前移动,同时将血片推制好(图1-12);④完成一组血片推制后,应使用沾有盐水的棉签将推片上沾染的血液擦拭干净。
五、血涂片质量控制[2]
血涂片各种效果和质量分析 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形态观察、能否在血涂片中的某个部位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这都与血涂片制备的优劣有很大关系图1-13 中所示八种血涂片的优劣点分析如下:①这是一张头、体、尾分明薄厚适中,两边、两端均留有空隙的标准血涂片:②血膜太短,体、尾交界处不分明,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时,细胞形态不舒展,造成细胞形态不易辨认:③血膜头、体、尾不分明,薄、厚不均,且没有尾部,这样的血膜会造成细胞分布不均匀,很大程度上影响白细胞分类计数,体积较大的细胞,或者会对血常规结果造成影响的有价值的信息也不易查找到,这样的血涂片根本不能使用;④这张血涂片两边没有空隙,体积较大的细胞和有价值的信息也容易出现在血膜两边,不利于观察该部位;
⑤血膜太薄,细胞密度小,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就要耗费更多的时间:⑥血膜太厚,细胞密度大,这种情况下,体尾交界处的细胞经常会叠摞在一起难以细致的观察各种细胞形态;⑦“搓板”样的血涂片,在这样的血膜中,细胞分布不均,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结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也属于不能使用的血涂片;⑧血膜略有倾斜,显然是操作人员推片时,手上力度不均匀造成的,这样的血膜对于血涂片复检,结果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血膜的外观不能达到完美。
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应该结合科室自身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用最合适的方式制作出最好的血涂片,以达到最好的复检效果。
[1]张士化, 马少华, 王东钢,等. 半自动血液推片机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