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检验视界首页 频道列表

红细胞异常发育形态评价共识:难点问题

2018-10-22 00:0052100

Jean E. Goasguen教授2018年在BJH上发表了一篇有关红细胞异常发育形态评价共识:难点问题。看完启发不少,尤其是红系发育异常形态问题。特就我们比较关注的红细胞形态描述部分内容简单归类,分享之。(粗体为WHO规范的红系发育异常标准)


1.jpg

1. 芽和/或核分叶幼红细胞包括单个出核与多个分叶状核芽的幼红细胞这类形态特点不同于核碎裂的幼红细胞(见上)。


2.jpg

2. 核间桥:是指两个幼红细胞核之间由染色质细丝连接。


3.jpg

3. 胞间桥:是指两个幼红细胞胞浆之间由胞浆细丝连接。


4.jpg

4. 碎裂:是指核固缩引起的细胞核解体(染色质致密和无结构)。当核固缩时,核碎裂可表现为细胞核分叶过多,但这种细胞不属于“核芽和/或核分叶”范畴。同样固缩导致核碎裂后,也不能归类为脱落的小体或碎片”类别(见上


5.jpg

5. 双核:指含有2个细胞核的幼红细胞。双核幼红细胞包含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DA)的红细胞I型和2型,其中2个核紧密贴合。(WHO标准称为多核


6.jpg

6. 三核或多核:即具有2个以上细胞核的幼红细胞。(WHO标准称为多核


7.jpg

7. 核大小或成熟程度异常的幼红细胞:是指单个幼红细胞中存在2个或2个以上胞核,胞核之间大小不同或胞核成熟程度不一致。


8.jpg

8. 胞浆空泡(i)至少有部分空泡形状不规则和融合(ii)空泡圆形均一(iii)其他深浅不一空泡。第一类空泡常呈PAS阳性,与MDS诊断具有一定关联其他一些空泡含有碎片的痕迹,可能为自噬液泡。


9.jpg

9. 血红蛋白合成缺乏:是指胞浆部分区域出现明显空洞。这种细胞可能缺乏可识别的帕彭海姆氏小体,其可通过普鲁士蓝染色证实。


10.jpg

10. 幼样幼红细胞:是指幼红细胞体积增大,核浆发育不同步;与胞浆成熟程度相比,细胞核染色质更加细致、疏松。


11.jpg

11. 大幼红细胞:是指幼红细胞体积增大,而无核浆发育失衡现象。


12.jpg

12. 脱落的核小体或碎片:是指游离于胞核之外的染色质凝集形成的圆形包涵体。是H-J小体的同义词。可能是核出芽形成,或是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脱落的染色质。


13.jpg

13.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是指胞浆中出现多个嗜碱性包涵体,这些包涵体通常较小,但有时体积增大,均匀分散在细胞浆中。区别于帕彭海姆氏小体,后者不均匀分布,常排列于胞浆外周或核周,本质为铁颗粒。


14.jpg

14. 巨大幼红细胞:体积显著大于任何正常幼红细胞。其特点可为胞核染色质细致,多核或有分叶状核。


15. 其他发育不良特征:是指尚未描述的任何细胞学异常,例如具有显著核仁的红细胞(省略)。


16.jpg

16. 有丝分裂相


讨论

WHO规范的红系发育异常以核出芽/分叶,核间桥,多核,胞浆空泡与巨幼样变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核碎裂在MDS中出现频率较低,且缺少特异性;多核幼红细胞往往在CDA更多见,此时价值更大;巨幼样改变多见于维生素B12缺乏;而幼红细胞空泡之特征则对髓系肿瘤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要注意排除铜缺乏疾病;空泡在MDS时常见形态为不规则空泡,外形不整齐,提示这些空泡为糖原物质(而不是脂质,因为脂质常形成圆形空泡),然而圆形空泡也能见,故无需明确哪一类型的空泡。


对于非WHO规定的红系形态则未能提高MDS或AML-MRC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因胞浆间桥、核大小或成熟程度异常、嗜碱性点彩、胞浆血红蛋白合成缺乏、脱落的核碎片等缺少特异性。如胞浆间桥可以见于正常志愿者骨髓象。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在非肿瘤疾病中也可见到。脱落的核碎片虽可增加诊断敏感性,但特异性较低。核大小或核成熟程度异常可以作为发育异常的一个形态特征,常不需单独计数,归类在多核幼红细胞计数与评价。


相比小巨核细胞、粒系乏颗粒等高度特异性形态特征,尚无一项红系发育异常类型与之具有相同高度特异。因此最重要的是不能单独评价红系发育情况,要结合其他2系进行评估。如果发育异常仅限于红系,必须注意除外其他引起红系病态造血的原因。如巨幼贫,CDA、铜缺乏、黑热病等疾病引起的红系病态造血。此外有报道丙肝感染患者出现红系病态大于10%等等。


WHO专家小组认为怀疑MDS时,不能单独评估红系发育情况,必须考虑临床病史,其他2系特征和排除其他可能诊断。



参考文献

1. Hasserjian, R.P., Orazi, A., Brunning, R.D., Germing, U., Le Beau, M.M., Porwit, A., Baumann, I., Hellstrom-Lindberg, E., List, A.F., Cazzola, M. & Foucar, K. (2017)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neoplasms, overview. In: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revised, 4th edn, pp. 98–106. IARC Press, Lyon.

2. Jean E. Goasguen, John M. Bennett, Barbara J. Bain, Richard Brunning, Maria-Teresa Vallespi, Masao Tomonaga, Gina Zini and Alain Renault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2018, 182, 526–533.



来源:爱形态-iMorphology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