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检验初心,追寻小虫身影!

检验视界网 2020-06-15

作者:罗嫚

单位: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每一份标本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也许就是多看几秒,多那么几个视野,病人的命运就会因此而改变!



前言




曾经工作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你无数次的回眸,都与你失之交臂,因为我不识你的芳容——人芽囊原虫!


检验工作,没有见过和亲眼见过的区别,就像开启一扇门,没开之前它只是一扇门,开启了就是门外的整个世界!


案例经过




与你的相识之路,从4月1日,检验群一次关于粪便寄生虫的聊天开始。聊天中,海南符老师建议一份粪便样本染色查找“人芽”, 于我这样偏远地区的基层工作者,“人芽囊原虫”这个词非常陌生。


好奇心的驱使下,向符老师寻根问底,人芽囊原虫这个概念,就这样闯入了我的检验世界。粪便样本性状、人芽囊原虫形态、查找方法等得到符老师的热心指导。接下来海淘资料,更加细心检测样本,依然未见人芽囊原虫的踪影。无数次怀疑自己是不是又漏掉了,是不是不够细心。


4月14日终于排到我上住院临检班,住院病人的大标本量一定会有所发现。处理完其它样本,专门为大便镜检留足了时间。


一个45岁男性(尿路感染、输尿管留置术后)粘液稀便引起了我的注意。镜下有很多较真菌略大,类似白细胞,但是又没有核的结构。有的边缘还有透明的膜,有的中心像个空泡,还有的三四个聚集成小堆。


4.jpg


高度怀疑这个样本可能就是人芽了,重新取样本直接涂了薄片等待晾干。然后继续检查其它样本。最后看到一个61岁女性(2型糖尿病)半稀便里又出现了怀疑对象。同样进行了涂片。


等其它样本都检测完,涂片染好晾干,粘液便样本放到镜下一看。心中一阵惊喜难以抑制。


5.jpg


6.jpg


赶紧转给同行老师确认,得到的都是肯定答案。让我纠结了很久的心终于落下。


然后拿起半稀便样本在油镜下观察,没有看到典型的染色原虫。但是湿片里有典型的形态,还有染色后存在一个一个淡灰蓝色空泡,到底是什么呢?残渣没有这么规则的形态,植物细胞吗?植物细胞一般体积都比较大,经过消化也更不规则,还有厚厚的细胞壁也没看见。


7.jpg


8.jpg


会不会是涂片太厚了,看不清或者不着色呢?第一个粘液便没有什么残渣,所以直接涂片就染色良好,这个半稀便直接涂片比较厚,细胞可能被残渣遮挡住了,核也看不清。不死心的我,取了半滴生理盐水,蘸取一点点大便,混匀以后充分涂开、晾干、再染色。只要坚持不懈,时间总会给出最好的答案!又是一例人芽囊原虫。


9.jpg


10.jpg


资料


人芽囊原虫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无害的肠道酵母[1],近年,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人芽囊原虫是引起人体腹泻的主要病原体[2],是一种主要寄生于灵长类动物和人类回盲部的可致病原虫。人芽囊原虫可侵入肠粘膜上皮,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如腹泻、腹胀、厌食、恶心、呕吐等,重者引起发热寒战[3,4]。该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高发,带虫者高达30-50%[5]。免疫正常患者多为自限性。免疫功能低下者,艾滋病病人易感[2]


讨论




粪便寄生虫形态学检测是一种简单、有效、无创伤确诊试验。对临床治疗及用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是,由于粪便寄生虫检测费时、费力、漏检率高且收费价格极低。导致检验工作人员、临床医生,甚至检验科和医院极度不重视。加上基层工作者、偏远地区信息相对滞后,学习交流机会少。对于前沿临床研究结果了解少,没有实践操作经验。


目前很多基层及偏远地区,大部分检验人员对寄生虫认识仍停留在几种常见寄生虫和虫卵上,有的寄生虫几年难得一见,有的则是见到不认识而造成漏诊。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交流平台和学习途径,让基层工作人员不断进步,跟上检验医学发展的脚步。也希望我们的形态学检测可以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人力技术成本可以合理计价,激起广大工作者对形态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廖红群,邱伟,王玲等.儿科反复腹痛人芽囊原虫的检测和治疗[J].赣南医学院报.2010,30(1):56-57

2.张红卫,颜秋叶,贺丽君等.无症状人芽囊原虫感染调查及PCR鉴定[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32-36

3. 刘莹,钱程,陈相任等.180例就诊者人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08,(6):285-286

4.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5. SOHAIL MR,FISCHER PR,Blastpcystis hominis and travelers [J] Travel Med Infeet Dis 2005,3(1):33-38


来源:检验医学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