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相似,人不同,这些妖“晶”你可还认得?

检验视界网 4256 2020-08-10

作者 | 贾茹

单位 | 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从接触体液工作的那一刻起,便与你这个妖“晶”结下了不解之缘。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对你的喜爱再合适不过了:“结晶形态千千万,我却待你如初恋”。




【案例经过】




每天上班看似在做重复的工作,但每一个检测结果却大不相同,因此每一天的收获也不一样。


一起来看下这个尿分析结果:PH5.5、尿葡萄糖4+、酮体+-,结晶66.5/ul、其他测定结果未见异常。


对于一个结晶形态收集爱好者来说,不过放过任何一个发现的机会,虽然很多时候都没有新发现。离心,镜检,结晶形见图1。

2.png

图1 结晶形态(×40倍镜)




【案例分析】




根据图1中结晶形态,脑海中答案已出,磷酸铵镁结晶


等等!磷酸铵镁结晶常见于碱性尿或者中性尿,而这个尿的pH是5.5,酸碱环境不符呀?


再次涂片镜检,拍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六边形以及腰鼓形的结晶,结晶形态见图2。

3.png

图2 六边形及腰鼓形的结晶形态


根据图2中结晶的形态,可初步判断六边形及腰鼓形的结晶为尿酸结晶尿酸结晶为酸性结晶,也是尿液中常见的生理性结晶。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磷酸铵镁结晶与尿酸结晶共同存在,正是因为尿酸结晶的存在,导致了尿液pH呈酸性?


这似乎能说的通,但我觉得这个事情没那么简单。我们知道两者所存在的酸碱环境不同,酸碱试验的溶解性也截然不同。


下面进行酸碱试验,尿酸结晶溶于碱性溶液,而磷酸铵镁结晶溶于酸性溶液。


首先,先滴加乙酸,加酸后,磷酸铵镁样结晶并未溶解,其他结晶也未见溶解;其次,加氢氧化钠,加碱后,所有结晶均溶解。


前面的设想被否定了,难不成都是尿酸结晶,或者是其他酸性尿液结晶?


带着问题,我们回看结晶形态,从形态上下手,看看能否找到些蛛丝马迹。见图3、4。


4.jpg

图3 磷酸铵镁结晶


5.jpg

图4 不明晶体


通过对比我们可明显发现,两者虽形态形似,但颜色确有很大差别:磷酸铵镁结晶,无色透明,边角清晰;而这种未知晶体颜色发黄,边缘暗黑,与尿酸结晶颜色相似;结合上面的酸碱试验,更倾向于尿酸结晶。


下班后在微博上请教了张时民教授,将形态图片,酸碱试验结果以及初步判断结果发给了老师。


老师是这样说的:“这结晶确实有些难辨,形态上看有点像磷酸铵镁,但却不是。pH为酸性,颜色偏黄,加氢氧化钠后结晶溶解,说明不是磷酸铵镁结晶,就是尿酸结晶。化学溶解试验很重要。”


进一步查阅其他检查结果发现,该患者尿酸(UA)增高,达543umol/L。这让我更加坚信此结晶为尿酸结晶。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磷酸铵镁结晶和磷酸铵镁样尿酸结晶两者的区别,见表1。


表1 磷酸铵镁结晶和磷酸铵镁样尿酸结晶的区别


6_副本.png




【小结】




通过颜色,形态以及酸碱试验等多方面的鉴别,确定该结晶为尿酸结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未见此种形态的尿酸结晶的相关报道,这也是我工作以来首次遇到。


因此,希望通过此篇文章,分享新的尿酸结晶形态,和大家一起了解结晶形态的多样性,并能进行鉴别。


END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