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煲汤的广东人,连血红蛋白都是不一样的喔~
诊疗水平的高低同检查手段的先进程度密不可分,但作为一名检验医师,除熟练操作仪器外,还要学会探赜索隐,慧眼辨异,运用临床知识与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判断。
糖化血红蛋白(HBAIC)是临床上常用的衡量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其主要反映8~12周血糖的平均波动水平。2021年4月19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正式将HBAIC≥6.5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
成人血红蛋白主要由HbA(95%~97%)、HbA2(2.5%~3%)和HbF(0.5%~1%)组成(图1)。HbA中有非糖化的HbA0(约90%)与糖化的HbA1(5%~8%)。HbA1中有HbA1a,HbA1b,HbA1c(约80%,且浓度相对稳定)。临床上常以HbA1c代表总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HbAIC)是由葡萄糖的游离醛基与HbA的β链N末端缬氨酸的氨基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和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血糖的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时间有关,与患者是否空腹、抽血时间无关,因此应用比较广泛。

图1
但在实际的检测中,糖化血红蛋白除受血糖影响外,还受红细胞、异常血红蛋白变构体、药物等影响,以下主要报告笔者在本实验室中遇到的一例异常血红蛋白变异体的临床病例,以及分析背后的玄机。
一名56岁女性,因“双手感觉异常10月余,双下肢麻木2月余,加重一周”入院,体型微胖,曾有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餐后2小时血糖8.4mmol/L)。在住院采血检查中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偏低3.6%,我科使用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采用HPLC法,触犯了自动审核报警规则(
再看其关联结果,空腹血糖4.77mmol/L(3.9-6.1mmol/L),果糖胺为205.4umol/L(0-285umol/L),红细胞3.68×1012/L,血红蛋白119g/L,肝功正常(见表1)。
表1 患者血常规与生化检查结果
一切结果都符合,正准备审核,突然又想到既然触犯了报警规则,那总得有原因吧,于是去查看了该结果的反应曲线和相应的波峰结果。


图2 左侧该患者反应曲线,右侧为正常人反应曲线




色谱峰下面积范围应在1,000,000 到4,000,000之间;
异常低值(<4.0%)、异常高值(>18.0%)或无A1c峰;
A0后:没有峰(有峰的前提下unknown<5.0%);
A0前:①P3+P4<10%;②A1c峰有无拖尾、拟合不好;③A1a+A1b<10%;④F<10%;⑤Unkown<10%等。

【参考文献 】
[1]韩红梅,侯明良.Bio-Rad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临床应用常见问题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24):127-129.
[2]潘少霞,陈冬莲,刘艳晨,章青英,陈晓英,刘首明.常见血红蛋白变异体对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J].江西医药,2020,55(04):468-470.
[3]李勤,曾素根,凌莉琴,刘超男,陈思,杨舒羽,周静.2例异常血红蛋白患者HbA1c测定的分析[J].检验医学,2019,34(08):772-774.
编辑:骆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