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扩增,但病毒载量小于阈值」这样的扩增曲线该如何报告?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分析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极为常见的应用,其检测结果对于乙肝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极为重要。
在各级医疗机构实验室中,外标法PCR技术较为普遍。尽管其灵敏度相对不足(5.0E+02IU/ml),但其结果已然满足临床诊疗需要,且因其设备相对便宜,试剂成本与收费价格低,故外标法PCR技术在各级医院中均广泛使用。
那么,对于标准的“S”型扩增曲线,结果报告是简单易行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时常碰到特殊的扩增曲线,使得结果报告难度增加。这时该如何报告?
首先根据经验设置合适的阈值线,并在自动基线设置模式下,对结果进行分析。
若对照品及标准品扩增结果如图1、2、3所示,表明本次扩增有效,可以进行检测标本的结果报告。
01 对照品结果符合要求,即阴性对照无扩增,呈阴性;阳性对照呈阳性,且强阳、弱阳分明,见图1。
图1
02 标准曲线呈标准“S”型,且相邻曲线间距相近,见图2。
图2
03 回归方程结果理想,斜率与截距数值符合要求,且相关系数为1,见图3。
图3
但是,我们在扩增结果中,除了正常的“S”型曲线外,还发现了这样一些特殊的扩增曲线,见图4、5。
图4
图5
这些的曲线提示标本有扩增,但是病毒载量小于5.0E+02IU/ml,甚至小于50IU/ml。
那么,考虑到外标法PCR检测技术的灵敏度一般为5.0E+02IU/ml,这样的结果该如何处理、上报,才算是科学合理呢?
我们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结果报告:
01 标本复检。
考虑单管标本核酸提取效率不佳。
考虑试剂不均一,存在管间差异。
考虑扩增仪各扩增孔扩增效果存在差异。
02 对于图4 样扩增曲线,我们选择报告5.0E+2IU/ml。并备注中标注“标本有扩增,建议采用高灵敏度方法检测”。这样的报告方式可避免漏检,又可避免假阳性,还能有效规避医患纠纷。
原因:
但凡这样的结果,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极大多数为小三阳,提示为乙肝患者。
我们与高灵敏度的内标法进行比对,结果提示内标法检测结果大多高于外标法,甚至部分结果存在指数级差异。

多数患者在近期有过病毒载量增高史。
03 对于图5扩增曲线,我们选择报告<5.0E+2IU/ml。
从方法学来讲,这样的报告符合要求。
采用别的方法检测,病毒即便有所复制,此种扩增曲线的标本病毒载量也比较低。
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我们对于异常扩增曲线结果的报告,临床及患者较少出现异议。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即便是低于50IU/ml的标本,也有可能存在病毒低拷贝复制,换句话而言,有可能存在漏检或假阴性结果。
亲,对于此类特殊扩增曲线,您是如何报告结果的呢?
编辑:骆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