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士把隔夜的血液标本送来检测,差点酿成大祸!

作者:简川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4724 2022-04-14


笔者有一次在常规生化标本检测过程中发现:有一名患者的血清葡萄糖只有1.54mmol/L。

我立马警觉起来,那么低的血糖,患者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我首先考虑到的是标本问题,立即检查了一下标本,发现血清并无凝固的现象,我怀疑可能是标本中存在很小的葡萄糖凝块,进行项目检测加样的时候,加样针碰巧吸到了,所以导致的低血糖,于是我就用竹签在血清中旋转几下,把血清中可能存在的微小葡萄糖凝块清除,便于再次检测。
 
我重新检测后,结果令人失望!复检结果仍然只有1.55mmol/L。我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排除可能出现的误差,否则后果是很严重。
 
我换了一台生化分析仪,重新检测,结果还是如此,1.56mmol/L。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昨天晚上标本就送到生化室而值班人员没有及时、充分离心,导致的?不应该,这种错误太低级了,应该不会犯!为了放心,我还是询问了昨晚值班人员,结果是:离心了!
 
那怎么回事?
 
我再调看一下标本的详细信息:咦?早上送来的标本?我上班之前送来的标本,那肯定离心了!难道是隔夜标本?
 
那么低的血糖值,早已属于危急值,我及时将电话报告病区,但该病人的床位医生说患者没有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但他们依然不敢大意,就重新抽了一份标本做了急诊生化血糖值为4.68mmol/L。
 
重新检测的血糖值为4.68mmol/L,和1.56mmol/L,简直是天差地别,我顿时松了口气,立即把检测结果告知了床位医生,同时告诉他们,估计病人血液标本送来之前就有问题,让他们仔细核查一下。
 
病人目前情况正常,没有低血糖情况,我基本明确可能是血液标本隔夜了,我再重新查一下血清钾的结果:6.0mmol/L,明显偏高!
 
不一会儿,病区护士长打了一个电话到检验科,经过查实:昨晚的实习护士,经验不足,为了早上节省时间,提前抽了血,而带班护士又临时有事不在,所以出现了这种低级错误。


为什么隔夜标本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实验结果呢?

因为:一旦血液标本过夜,葡萄糖就会由于红细胞代谢消耗而引起降低,而有的项目(如血清钾、血清磷等)会由红细胞中释放至血清而导致升高,也有的项目变化不明显如清蛋白、肌酐等,还有的会由于溶血释放的物质干扰了其他项目的检测反应而导致结果偏高如肌酸激酶等。


事情发生以后,我回家路上就在思索:虽然责任是属于临床科室护士的,但是作为检验医师也要进行了反省。

实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这里面的诸多环节牵涉众多人员和部门,包括患者、医生护士、护工和检验医师等,有些部门和人员对留取标本及标本运输等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并不是很清楚,就容易造成着这种类似是“低级错误”,因此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培训,比如说对护士和运送标本的护工进行集中培训,通过病区给患者发放正确留取标本的便签等,从各个环节来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再好的检验技术,也要有合格的检验标本,没有合格的标本,实验室也不可能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甚至可能误导临床诊断。
 


本文观点仅做参考,如对某一观点有争议,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维护网络环境,请勿发表不当言论。



编辑:骆秉涵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