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假危急值」的侦察兵

检验危急值是指危及生命的检验结果,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危及患者的安全及生命。
检验危急值及时准确的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同样遇到假危急值时,更加需要及时和临床沟通,以免干扰临床医生诊断,造成过度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1.输注了维生素C还原性药物,引起采用Trinder反应原理设计的尿酸(UA)尿酸酶法、肌酐(CREA)肌氨酸氧化酶法、血糖(GLU)GOD法和腺苷脱氨酶(ADA)过氧化物酶法等出现负干扰,使测定值比实际值低,甚至出现负数。本案例中尿酸和肌酐虽有负干扰使测定值比病人实际值低,但不易发现。腺苷脱氨酶为负值,血糖低至0.07mmol/L,而患者无低血糖症状,就可以充分说明了是维生素C引起的负干扰。

心得体会
这就要求我们检验人,日常工作中遇到与临床症状不相符的可疑样本、可疑结验结果,要敢于对它持怀疑态度,及时和临床医生沟通,运用我们的慧眼和相关知识充当假危急值的“侦察兵”,及时发现假危急值并实时反馈给临床医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而不能只限于仅对此标本负责。
我们检验人应积极主动参与临床医生的诊疗活动,在为患者更好的服务中实现检验人的价值。检验人也要定时深入临床一线去宣教,强化培训,规范检验项目的采集和运输流程,保证分析前样本的可靠性、正确性。紧急情况必须输液时采集的血标本,宜在输液的对侧肢体采集,并告知检验人员。
编辑:骆秉涵
点赞 0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