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6.33mmol/L,尿糖++,结果合理吗?
血糖、尿糖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用的化验指标,两者的化验结果,对于制定、调整治疗方案,监测治疗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那么,何为血糖?何为尿糖?何为与两者密切相关的肾糖阈值呢?
「尿糖」是指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葡萄糖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管,肾小管能够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所以尿糖呈阴性。
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尿中就会出现葡萄糖,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就是「肾糖阈」。
通常情况下,肾糖阈值为8.88mmol/L。也就是说血糖含量低于8.88mmol/L时,尿糖检测均为阴性。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浓度与尿糖结果」有对应关系吗?
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肾糖阈正常时,尿糖与血糖有如下对应关系:
但日前,看到一位患者的化验结果,似乎与上述研究结果相违背。

患者的血糖结果为6.33mmol/L,而尿糖结果让我们很吃惊,竟然为两个“+”号。
是化验结果出问题了吗?经过多次复检,结果重复性非常好。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于是,我们查阅了文献,发现以下几点原因可引起血糖与尿糖结果对应关系不规则。
01 肾性糖尿
因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肾糖阈降低而导致的,常见于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妊娠妇女等。

02 果糖不耐受和肝硬化致果糖利用功能下降
• 肝功能正常,且患者因糖尿病确诊多年,很少食用糖分高的水果、食物,故果糖干扰造成的假阳性可以排除。
03 假性糖尿,如尿中含有维生素C(班氏法检测。若为GOD法,则会假阴性)、异烟肼、链霉素、水杨酸,都可以出现尿糖阳性。
问题解决似乎遇到了瓶颈,到底出现这种看似“不合理”的化验结果是何原因呢?
我们再次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哪种?患者告知他服用的是二甲双胍及达格列净。于是,我们再次查阅文献,并咨询内分泌专家,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达格列净属于「SGLT2抑制剂」。此类药物的降糖机理是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而促进尿糖的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所以患者在治疗期间,尿液中始终会有尿糖出现的,即便是血糖正常或临界高值。
需要提醒患者的是,采用此类药物治疗期间,一定保持每天的饮水量与排尿量,尽量避免尿糖高造成的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
同时,上述内容也提示临床,采用此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化验血糖的价值更为重要些。尿糖对糖尿病的控制及治疗效果评价意义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