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与研讨论坛精彩回顾 | 检验结果互认专题讲堂

检验视界网 2022-07-05

检验结果互认专题讲堂由《临床实验室》编辑委员会主办,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丛玉隆教授担任名誉主席,原北京医院郭健研究员担任执行主席,邀请检验医学界著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历经100天的策划、组织和讨论,设置了政策解读、检验结果互认实施、结果互认促进检验医学发展、检测结果间可比性、溯源性与标准化、质量保证、检验结果互认平台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和POCT质量管理等8个主题、14场论坛,就检验结果互认相关问题逐一作详细讲解,以期回应检验人关心的热点问题,真正起到“响应国家互认新政、指导检验行业方向、助力检验质量提升”的作用。


检验结果互认专题讲堂之政策解读与研讨论坛于2022年6月28日19:00正式通过《临床实验室》视频号独家上线直播,本论坛由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协办,论坛围绕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印发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分享。

论坛上半场由原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临床实验室》执行主编袁桂清编审主持。

首先,丛玉隆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对《临床实验室》内容及致力于临床检验事业的办刊宗旨做出肯定,并表示这次依据国家政策利用线上直播论坛的形式开展的《临床实验室》大讲堂栏目,是涉及到我们检验医学,IVD企业新技术、新理念发展的综合的一个大讲堂,今天的检验结果互认仅仅是大讲堂的开篇内容,以后要根据学科的发展、技术的要求,不断地开设各个栏目,供大家交流。

 解放军总医院丛玉隆教授

接着郭健教授介绍了检验结果互认专题讲堂的背景和设计思路并主持大讲堂专题报告及讨论环节。

△ 



报告一《四部委检验结果互认》文件对医学检验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个带来学术报告的是丛玉隆教授,报告主要分享了对《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学习的几点体会,从“检验结果互认”宗旨、概念、检验报告单、参加互认注意的问题、结果互认对实验室建设的意义等内容进行分析。丛玉隆教授将检验结果互认宗旨总结为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医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生判断为标准。

△ 

丛玉隆教授指出,互认概念是权威机构根据特定的规则确定在一定范围内对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结果指对来自人体内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等检验所得到数据信息。具体哪些项目适合互认目前没有规定,但项目要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具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便于开展质量评价。互认区域范围应与临床质量评价机构等级相一致。

对于参加互认应注意以下问题:

01 根据文件要求建立实验室全面管理体系;

02 实施全方位检验过程控制(分析前、中、后);

03 建立自动化(如可能)、标准化、规范化检测系统;

04 建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实验室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与临床科室交流和接入区域互认实验室信息交流平台。

报告最后进一步肯定了结果互认对实验室建设的意义。


报告二临床检验结果全国互认质量评价指标及技术要求

接着,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室负责人王治国研究员带来题为临床检验结果全国互认质量评价指标及技术要求的学术报告。

△ 


王治国研究员指出,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CNAS-CL02)在中国实施认可,目前已经有500多家临床实验室通过认可,这为实现我国临床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了一个很好契机。

随后王治国研究员就实验室质量评价指标及技术要求和卫健委临检中心对质量评价的工作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性能规范、互认检验项目具有共同参考区间或临床决定限、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患者数据均值或百分位数的应用等。

做好质量评价工作才能积极推动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结果总归体现为数据结果,关于数据采集时间的要求,王治国研究员提出以下建议:

01 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或临床决定限:实验室可随时更新;

02 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信息:每月上报一次;

03 室间质量评价: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年度室间质量评价计划要求;

04 临床检验专业15项质量控制指标监测:按照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年度质控指标监测要求开展;

05 患者数据均值的实验室间比对:每月上报一次(可选项);

06 新鲜临床样本的实验室间比对:根据具体实际工作要求而定(可选项)。

报告最后分享了检验结果互认信息化平台的新进展,此平台用于检验结果互认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网络的互认质量评价和互认信息管理,着重从大数据分析发力,推进高质量基础上的检验结果互认落地。


报告三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认定及应该考虑的因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检验科主任王清涛教授带来题为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认定及应该考虑的因素的学术报告。

△ 


王清涛主任在报告中分享了他本人参与的京津冀鲁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经验,总结基本的工作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

01 扩项:逐年增加互认项目;

02 扩面:逐年增加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和独立实验室,目前已扩展至一级医疗机构;

03 室间质评:参加室间质评,成绩合格;

04 室间质控:室内精密度满足应互认实验室质量和技术要求;

05 现场检查:按照110分的量化考核,同时要保证大于80分,没有单项否决;已获得ISO15189认可的实验室进行抽查;

06 盲样考核:样本由北京市检验质控中心统一制备并进行结果评价;样本冷链运输,集中配送;结果四地统一上报、评价;其中19个项目采用参考方法定值进行结果评价;

07 不合格实验室退出:不符合要求的实验室限期整改,互认实验室“有进有出”。

对于互认带来的实效,王清涛主任指出,检验结果互认可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从主观上讲,互认项目的选择应无差别对待;客观上,互认项目认定应分三步走,即:

01 选定候选互认项目,待考核确认;

02 盲样考核:取决于标准和互认群体;

03 达标后,认定并纳入互认项目。

王清涛主任同时还介绍了2016-2020年京津冀鲁地区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盲样定值参考方法、2020年互认项目靶值确定及互认项目认定标准等要点。


讨论与互动

接下来是精彩的问题讨论、互动环节。

《临床实验室》编辑部在策划检验结果互认专题讲堂之初,曾在读者中广泛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到许多读者关注的问题。丛玉隆教授、郭健教授、袁桂清编审、王治国研究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毛远丽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贾玫教授和保定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王哲老师、浙江省中医院检验科总技术主管胡正军老师等8位讨论嘉宾针对读者提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互动内容详见《临床实验室》7月刊

△ 

专家们的观点交流与碰撞,为论坛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政策解读与研讨论坛也在听众意犹未尽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期待下一场论坛的再次相聚。


编辑:方研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