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降反升的梅毒滴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1月14日,患者,女,20岁,自诉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伴阵发性加剧,无向他处放射,伴恶心,无呕吐。门诊拟“急性阑尾炎”收住院,患者精神、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输血前三项定量(HIV、HCV、TP),方法学:化学发光法。患者梅毒定量32.168(参考范围 0~1 S/CO),为阳性结果,如图1。
图1
乙肝五项定量:2、5阳性,正常,如图2。
图2
11月15日上午行阑尾炎切除术(化脓性),手术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11月18日检验科接到梅毒滴度检查标本,结果为1:8↑,如图3。
图3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目前梅毒滴度及抗体阳性,但患者诉无阳性体征,考虑为隐性梅毒,治疗上以长效青霉素240万单位肌肉注射,1周1次,连续4周,随访。
1个月后,12月18日,患者复查梅毒滴度,结果为1:16↑,如图4。
图4
梅毒滴度不降反升,治疗没有效果?患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又名梅毒螺旋体)感染人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产生多种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机生命。
参照梅毒诊断卫生行业标准,WS 273—2018,诊断依据包括: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隐性梅毒(潜伏梅毒)、胎传梅毒(先天梅毒)。
【隐性梅毒】
1、流行病学史:多数有不安全性行为史,或性伴感染史,或多性伴史。
2、无任何梅毒性的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均阳性。
4、脑脊液检查:有条件时可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排除无症状神经梅毒。隐性梅毒一般无明显异常。
对照行业标准及患者自诉无梅毒体征或临床表现,确实也符合隐性梅毒。但患者经过青霉素治疗,梅毒滴度不降反升,这种情况也确实可以出现,该种现象为血清固定现象。
梅毒患者经过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和一定时间的随访,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维持在一定滴度(一般在1:8或以下,但超过1:8也不鲜见),排除再感染、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生物学假阳性等,即为梅毒血清固定。
有研究表明: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力上。
一旦发生梅毒血清固定,单纯青霉素剂量的增加和延长治疗过程对患者无益。梅毒的抗生素治疗仅对免疫功能正常的机体有效。梅毒血清固定病人存在免疫异常,联合或单独使用免疫调节剂的再治疗通常在临床中应用。
也有文献报道: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予以匹多莫德和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可提高RPR滴度转阴率,提高机体免疫细胞水平,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综合所述,考虑本案例患者为隐性梅毒,存在血清固定现象,或与其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虽然患者的乙肝正常,不排除其它免疫项目的异常,如抗核抗体等),在治疗上单纯依靠青霉素可能不起作用。患者的后续复查,我们也将持续跟进追踪病情进展。
梅毒的治疗药物首选青霉素,但也不排除有部分患者出现血清固定现象,排除再感染和实验室因素后,需考虑患者某些免疫检查项目是否有异常,治疗上再加以其它药物辅以治疗。
· 参考文献
[1]梅毒诊断卫生行业标准,WS 273—2018,实施时间2018-08-01
[2]沈一飞,纪翠芳,李欢,刑羽,张顺利.头孢曲松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疗效及对NK、CD4+、CD3+细胞水平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 41(13):1548-1550,1555
[3]王龙涛,李海波.免疫调节剂在梅毒血清固定中的应用与展望[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20, 37(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