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路遥」懂一点检验

检验视界网 4251 2022-07-25

2019年11月17日,是著名作家路遥诞辰70周年的日子,路遥以中篇小说《人生》被改编为电影引起全国读者关注。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正式出版以后,感动和影响了无数读者。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也是陕西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作家。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2019年9月23日,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2019年9月25日,路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如此成就非凡的作家,却英年早逝——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路遥之死让人悲痛万分,也让我扼腕长叹。当我几天前读到人物传记《人生路遥》中的一段文字时,我突发奇想,假如路遥懂一点医学检验,那该又如何?


本人查阅的多家资料已经显示:路遥死于肝硬化!并非像路遥后来认为的是不治之症——肝癌。


1992年9月5日,路遥从延安医院转院回西安治疗。9月6日上午10点多,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腹膜炎。


路遥是1987年发现肝硬化的,到1992年11月病重去世,肝硬化发展了五年多。路遥不太重视这个病,总是找中药验方治疗,错过了一定时间。




让我们重温一下肝硬化的相关知识:


第一:肝硬化: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本病发病年龄以21~50岁多见,占85%左右,男女比例为4~8:1,中年男性患肝硬化最为突出。


1.检验,若血清转氨酶高、胆红素高,则说明肝硬化还在继续发展;指标都正常,称为静止性肝硬化。其次到了肝硬化,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即白球比。白球比值(A/G)即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白蛋白(ALB)的正常值为35-50g/L,球蛋白正常值为20-30 g/L,白球比值的正常值范围为(1.5-2.5):1。当白球比A/G小于1.5时(也有很多以小于1位标准),这时被称为白球比倒置或白球比值偏低。凝血功能还会因为肝硬化而下降。


2.影像学检查,查看肝脏大小、形态,门静脉的宽度,脾脏的大小指标,来判定肝硬化到了哪一阶段。


第二:肝硬化不等于肝癌!


肝硬化不等于肝癌,其实二者最重要的区别是:肝硬化患者一般在经过治疗后,多数可以控制病情达到稳定,而肝癌患者多数很难得到长期的控制,肝硬化患者的很多异常化验指标,肝癌患者中大都会有,但肝硬化和肝癌化验指标中的最主要区别是甲胎蛋白(AFP)。肝硬化患者多无甲胎蛋白的升高,而肝癌多伴有甲胎蛋白的升高。


再次提醒:多数资料显示:路遥之死是乙肝病毒所导致的肝硬化,而非肝癌!


肝癌,又称癌中之王,基本上是不治之症,而肝硬化则乐观得多,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晚期,积极药物,营养干预,患者可以长期生存。


假如路遥先生懂一点医学检验,(凭他的聪明才智,稍微学习一下就行),早些知道自己不是癌,我想,他不会把自己的生命路程赶得那么急匆吧,他因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在拿生命和时间赛跑啊!不过,路遥虽然生命短暂,但他生命价值光芒四射过,比起那些养尊处优而又碌碌无为的人来说,也值了!路遥虽去,但他还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为他致敬,当然也要为他惋惜!


(没有机会联系到延安、西安为路遥诊断治疗过的医生同行们,如果对路遥之死病因描述有误,欢迎批评指正,我及时修正)


第三:肝硬化会变成肝癌吗?(精选可信的网络文字代为我的回答)


郗磊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尊敬的患者:您好:肝硬化的患者当中,确实有一部分发展成了肝癌,但是这在所有肝硬化的患者当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如果因为乙肝病毒所导致的慢性肝炎而引发的肝硬化,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就会转化成肝癌,但是由于其他肝脏疾病,比如说酒精肝或者脂肪肝而引起的肝硬化,转癌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启示:


第一:会工作也要会休息。路遥的精神可嘉,但我个人认为,其工作方式不值得提倡。

第二:得了病,不要讳疾忌医。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诊断清楚,再治疗。

第三:假如路遥先生当年百忙之中,学一点医学检验知识,知道肝硬化和肝癌中的化验指标区别,该多好!………


无比惋惜和遗憾!


路遥虽逝,但精神永存,让我们再次为这个伟大的作家而致敬!


检验视界网微信平台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