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无法分类的末梢血结果
【案例经过】
上午时分,同事发现12号标本白细胞无法分类,怀疑可能是吸样问题,于是穿插一个普通样本进去,再进行12号标本复检,结果普通样本能分类出来,12号标本依旧主屏界面无法分类,且IPU研究界面白细胞也无分类。
当天仪器质控在控,试剂足够,采血顺畅,这下难题来了。于是乎,自己重新采集血样,由于是6月的婴幼儿,家属略有不满,但还是配合采血了,编号612,重新上机测试,结果依旧,如图1、2。
图1,主屏界面,612号标本无白细胞分类
图2,612号标本研究界面无白细胞分类
我们知道,当XS--800i血球仪白细胞无法分类出来时候,通常会去参考其研究界面的结果(当然这结果也是不太可信的)。现在问题来了,重复测试几次也无法在研究界面看到分类结果。查看其散点图,如图3。
图3
白细胞报警信息显示:异型淋巴?有核红细胞?WBC异常散点图。图3的散点图可以看出在淋巴细胞下面确实存在一堆颜色稍稀的点。难道真是有核红细胞干扰了此次结果?我们知道XS--800i是没有甄别有核红细胞的功能,但根据往常经验,即便存在有核红细胞(使白细胞总数假性升高),白细胞分类也能分出来。
不由多想,赶紧推片染色镜检,自己也很想知道到底是何方妖孽在作祟。镜检结果如图4,见较多涂抹细胞。
图4
这下算是找到“真凶”了,原来散点图淋巴细胞下方的一堆细胞是涂抹细胞,正是这些涂抹细胞导致了白细胞无法分类,但是奇怪的是,散点图能清晰的打点,而不是出现灰色区域。后咨询工程师,当某些因素出现或干扰时,sysmex仪器认为结果不可信时,也就不会显示出结果,至于散点图能打点,也只能是作为参考。
同时,白细胞手工分类:中性粒细胞比率1%,淋巴细胞比率81%,单核细胞比率18%,异型淋巴较少(<2%)。再次观察散点图,可以发现中性粒细胞区域打点比较稀疏,而淋巴细胞区域打点密集、颜色深,和手工分类结果相近。
【案例分析】
涂抹细胞又称为蓝细胞,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外周血中最为常见。此案例中,患儿,男,6月,临床诊断:发热,镜检淋巴细胞占比81%,但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未见异常,患儿除发热并无其它明显症状,基本排除慢淋可能,也许是急性反应期的淋巴细胞增多症。
关于涂抹增多导致白细胞无法分类,自己也是第一次碰到。在处理办法上,可再次采集血样标本,并重新测试或也可更换仪器重新测试,比较前后两次差别,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以镜检为准,在显微镜下寻找真正的答案。
此案例最根本的问题是涂抹细胞,那到底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涂抹细胞在外周血的出现呢?答案是有的,采用27°角、速度为140 m/s时制片,涂抹细胞最理想。胎牛血清与外周血以1:4的比例处理后,涂抹细胞明显减少。[1]显然第一种方法基本能实现,科室有自动推片染色机可设置此种模式,而胎牛血清比较难购买、保存也易过有效期。
【参考文献】
[1]彭真萍,王剑飚,郭平,孙奋勇.外周血片涂抹细胞的实验室解决思路[J].检验医学,2017, 32(6):520-523
检验视界网微信平台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