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竟敢骂我是个不正常医生!

作者:包广杰   4350 2022-09-05

——检验科一名女实习生的故事


作者:包广杰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那个实习的小姑娘从抽血处走出来,一只脚刚踏进生化室,身子还没有完全进入,气咻咻,气呼呼的声音就先过来报到了,“他(她)竟敢骂我是个不正常医生!”


怎么回事,几个带教的老师赶忙问,我也停下手中的工作听他们说。


“一个带孩子的妇女给她的孩子采血,轮到她时,她看我一眼,不让我给她的孩子采血,要求换人,等我的同学把我换下,就听到她给我同学说,说我是不正常医生,其实我还没有走远,刚好让我听得,真是气死我了!我怎么不正常了,前面几个病人都对我挺和善的,怎么轮到她,我就不正常了!”


“那你和她吵架了吗?”有同事问,“没有”,她说,“真想和她吵一架,问问她,我怎么不正常了,可老师给我使了一眼神,让我离开了,不过,真是气人!”


我插嘴道,碰到被人误解或者其他不顺心的事情,生气是正常的,但能够做到不为外界所干扰你的情绪,你就厉害了,人不知而不愠,你就成了君子了。


我看她一脸雾水的样子,说,你读过《论语》吗?


她摇摇头,又点点头说,读过一点,知道的不多,老师您讲吧。


本来,我不打算再说什么了,看其他人也要求我讲下去,我就接着说,《论语》中讲贤者会避世、辟地、辟色、避言,意思是说,有贤德的人知道如何躲避乱世,其次躲避不好的环境,再其次躲避难看的脸色,最次就是会躲避不好的言语。


我看她仍是似懂非懂的样子,就说,你太小,理解不了,不过,三季人的故事,听说过吧。


她摇了摇头,没有听说过,我心说,现在有些年轻人阅读量怎么这么少,《读者》之类的杂志,还有微信上铺天盖地都是这类心灵鸡汤小文章,她怎么没有看过?


我于是绕开这个故事,直奔主题,对她说,发怒或者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听说过吧,她说,听说过,上学时候就学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虽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不过,我还是很生气!


我说,生气很正常,不过,假如她是疯子骂你不正常,你还生气吗?


她说,那我不生气,她是不正常的人,我干嘛生气呢,可她是……


她刚说到这,聪明的她,可能马上反应过来了,赶紧捂住小嘴,说,哦,老师的意思是,我把视为不正常的人,那我就不用生气了,欧耶,她兴奋地说,本来吗,敢说本姑娘不正常的人,她本身就是不正常,我何必和她生气呢!


后来,这名女实习生对我说,一天又碰到一个气势汹汹的男患者,对我说,怎么不戴手套,一看就是个实习生,其实,我刚把手套脱下来,没有容我解释,那个人不依不挠又说了一大堆难听的话,要是放在以前,早把我气死了!老师,你教我那一招真管用,我把他看出不正常人,一个不正常人能让我生气,值当吗?!



  本文总结语:检验科工作人员,特别是窗口工作人员,每天要与大量的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如何与形形色色的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对于实习生和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检验人员来说,的确是一个考验,本文提供一个让实习生难堪、生气的小案例,以及如何应对类似的情况,这个检验老师的做法可能会对我们有所启发吧!


另外,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从中华民族经典中汲取为人处事的思想精髓,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更好地服务病人。



· 作者简介:


包广杰,河南省作协会员,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正高职称,心理咨询师,曾参加过河南省卫计委的医疗技术援疆工作。笔名包子、文青、花未央等,曾在《河南日报》、《郑州日报》、《党的生活》、《燕赵晚报》、《儿童大世界》、《河南诗人》等省内外刊物以及国内知名网站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儿童文学、报告文学等百余篇,《漯河日报》等媒体的特约撰稿人,《检验视界网》特约作者,2018年《河南思客》优秀作者。善于从身边人、平凡事着笔,传递正能量,讴歌新风新貌,鞭挞假恶丑,作品深受读者好评,多次受到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卫生系统等相关单位表彰(曾获得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喜迎十九大征文一等奖等),另外在检验专业网站发表多篇管理方面、科普方面的文章,深受业内人士的好评和高度认可,其中一篇曾荣获检验医学网站2018年度评选综合组第一名。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