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物耗尽?干扰?看了反应曲线一切真相大白
哎呀差点犯错
幸亏标本种类和临床诊断
引起我的注意
01
发现疑问
我在想这个标本的淀粉酶不会这么低啊。
①会不会是底物耗尽?
②会不会是有干扰的存在?
02
查看反应
学生说:老师,这个结果更加不对了。
我:不慌,咱们研究一下反应曲线。

该患者AMY-U:-17 IU/L的反应曲线:

随意挑选一AMY-U正常的反应曲线:

①曲线不直(引流液有干扰,试剂说明书中适合的标本不包括引流液)所以会出现负值;
03
倍比稀释
鉴于观看了反应曲线,决定对该标本进行倍比稀释,再进行检测(满怀信心的能得到满意的反应曲线和可靠的检验结果)。
倍数 | AMY-U | AMY-U(仪器中再选择10倍) |
1:2 | 1.784 | 3.0295 |
1:4 | 0.8415 | -43.42 |
1:8 | 1.0435 | 34.67 |
1:16 | -2.7939 | 3.7028 |
1:32 | 2.39 | -0.336 |

可见标本32倍稀释,AMY依然能瞬间消耗底物。AMY的浓度很高。
04
想要满意的反应
再倍比稀释下去吧,总能得到AMY的值了吧。于是,1:64、1:128、1:256、1:512、1:1024。令我没想到的是1:1024稀释再仪器10倍的结果为:7.74 (结果不可靠),反应曲线如下:

05
不可能了
基本放弃了,该患者引流液AMY高;引流液可能有干扰。AMY很难检测了。

06
报告结果

07
心得体会
①初一看AMY-U有一个值,差点不小心给审核掉。幸亏患者是引流液标本,引起了我的注意。所以检验人员审核标本时要全盘考虑:标本、诊断、用药情况等。千万不要做出什么就发出什么。
②当发现生化结果异常时,第一时间应该查看反应曲线,该患者第一次的反应曲线就显示在我们监测的两个时间点时,反应已经平了(底物耗尽了)。这样的结果不可信。底物耗尽和沟状效应是检验人员必须掌握的两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