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晕针?试试这个方法吧
上午来了一位大妈,还没开始抽血呢,就紧张得不行,面色苍白,浑身颤抖。抽血之前,同事小张问她,有没有晕血。大妈说没有。
没想到抽血抽到一半,大妈竟然晕过去了。小张刚来没多久,还没什么经验,见状也懵了,一时不知所措。凤姐比较有经验,赶紧出去将大妈扶到休息室里,然后又给她喂了一些葡萄糖水。大妈才悠悠缓了过来。小张有点担心,害怕大妈会投诉他。好在大妈表示,责任在自己,和小张无关。
在检验科,患者抽血时出现晕针的现象并不少见,我们除了要牢记科室的晕针紧急处理流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除患者的晕针现象。
1 积极主动沟通。采血前我们可以与患者主动沟通,了解患者此时的心理状态,同时要询问患者是否会晕针,有没有出现过晕针现象。如果患者表示曾经有过晕针,那么,我们在心理上就要提高警惕,可以让患者选择是否要在休息室的床上平躺着采血,减少晕针情况发生。如果患者表示拒绝,但是又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我们可以通过聊天,或是其他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告知静脉采血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大致过程,使患者对采血有一个了解。在整个沟通过程中,语气要温和亲切,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2 告知患者采血注意事项。采血前我们可以向患者简单介绍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如何正确暴露血管皮肤,展示采血需要用到的器材,采血时如何握紧拳头,采血后松开拳头,并指导患者用消毒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采血后需休息5-10 min后再松开棉签,以免造成皮下出血。
3 转移疼痛注意力。很多患者出现晕针,也是出于对疼痛的恐惧,造成心理上的过度紧张。为减轻检验患者的疼痛感,采血时我们可以温和地询问检验患者的感受,通过恰当的方式转移检验患者的注意力,指导他们做深呼吸,转移对静脉采血的关注,减轻主观疼痛感受。
4 做好采血后护理。采血后我们要告知患者如何正确按压穿刺点,力度大小,同时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当患者穿刺点停止渗血并且精神放松后方可离开。
静脉采血是检验科一项常见的操作。静脉采血会有一定的疼痛感,因此会让一部分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进而导致晕针现象。我们除了要掌握晕针的紧急处理流程外,还要学会如何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晕针的发生率。在静脉采血过程中,我们要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通过良好的沟通方式有效减缓患者负面情绪和紧张焦虑状态。
检验视界网微信平台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