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复检带来的惊喜
前几天遇到的一个病例,让我再次感到血常规涂片复检的重要性,看到下面两张外周血涂片的镜下所示,相信有经验的老师已经知道我带来的这个病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也是近半年内我发现的第二例。欣慰的是这一例病人由于我们发现破碎红细胞后及时与临床沟通,病人已经治愈出院。
ICSH裂片红细胞形态学标准 1. → 形状各异的小碎片:有的呈尖角或三角形,边缘一侧呈笔直切缘或一侧呈圆形轮廓(小新月形),常畸形,深染,偶尔因碎裂时血红蛋白丢失呈苍白色。 2. → 盔形红细胞:往往细胞一侧边缘被切割成较平整切缘的破碎红细胞,相应丢失的细胞成分也是碎片。 3. → 体积较小碎片大的破碎细胞:这种细胞往往在破损一侧膜呈现部分凹陷,边缘两端有一对尖角突起,有时为两对甚至三对,通常把这种细胞称之有角红细胞。 4. → 体积小、深染的红细胞:称为小球形红细胞。小球形红细胞中央浅染区消失,是细胞碎片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继发形态表现。须以上3种碎片类型存在的情况下才能作为裂片红细胞计数。
病程经过:患者,男性,65岁。主诉:发作性言语不清2天
现病史: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表现为找词困难,理解正常,表述困难,症状持续约3分钟缓解,发作4次。无意识丧失、肢体抽搐、饮水呛咳、视物不清,无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无咳嗽、咳痰、发热、腹痛、腹胀、腹泻等。在下级医院检查MRI提示急性脑梗死,查血常规提示贫血、血小板少,给予对症治疗。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以“急性脑梗死、贫血、血小板减少查因”收入神经内科。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未监测。
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T36.5度, P78次/分, R18次/分, BP130/80mmHg。余无明显异常。
血常规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
贫血三项检查:
生化检查:
ADAMTS13活性检测:
其余检查:尿常规、大便常规、自免17项、肿瘤标志物等均正常。
综合诊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治疗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变化:
个人感想:检验科正在走向自动化甚至人工智能,做为检验人要有高度的危机感。如果仅仅满足于为临床提供正确的结果,可能未来某一天我们将失业,检验专业可能也会消失。因此我们需要从一连串的检验数字中去找寻数字背后的真相,多和临床医生、患者交流,得到他们的认可。也许这才是我们检验人的生存之路。
检验视界网微信平台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