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故事】鼠小弟不怕扎针了

作者:包广杰   5567 2022-12-19

导语:


这是春节前,一位资深检验师、省儿童文学学会会员,精心为寒假中孩子们打造的一篇科普童话。


疫情的爆发,影响了国人方方面面的生活。全国的医务工作者,包括我们检验人,奋不顾身地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却关系到民族安危的艰苦战斗,检验视界网也暂停发表许多科普文章,专心致志地报道有关疫情发展、科普类文章以及检验人抗击疫情的故事。


疫情防控虽初现曙光,我们仍然要众志成城、坚持不懈地干好各自的工作!


干好工作,也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精力充沛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疫情防控战役!


为此,我们推出这篇科普童话,目的是为了舒缓大家紧张的心情,也让窝在家中的孩子们接受相关医学科普知识。


这一篇是老鼠爸爸说故事,让我们赶紧给孩子们看一看或者讲一讲,老鼠爸爸讲的这篇童话故事吧。


外面寒风怒号,天寒地冻。


老鼠一家整天躲在屋中不出来。


他们一家有七口人,不,是七口老鼠——鼠爸、鼠妈和他们的5个鼠孩子。


这天,鼠爸在看书,鼠妈给最小的鼠弟弟缝衣服,几个孩子中,只有这个最小的鼠小弟,最淘气,喜欢打打闹闹,爬高上低,经常不是裤裆弄叉了,就是上衣挂破了。这不,那几个鼠哥哥姐姐们在安安静静地做寒假作业,这个鼠小弟却溜了出来,跑到厨房里找东西吃。


他刚刚咬开一根火腿肠,就被鼠爸、鼠妈察觉了。他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早就被鼠爸的耳朵听到了——鼠爸的听力是最好的;火腿肠的香味刚刚飘出,鼠妈就嗅到了——鼠妈的嗅觉是最棒的。


鼠爸抖了抖胡须,悄声对鼠妈说:

亲爱的,我听到是谁跑到厨房了?


鼠妈也抖了抖胡须,柔声对鼠爸说:

是啊,亲爱的,我也闻到了火腿肠的香味了。


那一定是鼠小弟干的!


他们骨碌起小眼睛,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哎,这个小家伙也太让人费心了,吃过早饭,才多大一会啊,又找零食吃了!鼠妈叹了一口气。


是啊,该管管这个小家伙了,上次零食吃太多,拉肚子,还去了医院,他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了!


鼠爸放下手中的书,气哼哼地说。


亲爱的,你管他,但不要打他啊。


鼠妈拉了拉鼠爸尖尖的鼠爪央求道。


放心吧,亲爱的,我不打他,鼠爸爽快地说,爱打孩子的爸爸不是好爸爸,再说,谁家鼠孩子不爱偷吃个零食呢,咱们只要引导好就行了。


那就好,不过,外面天寒地冻,又下起了大雪,许多鼠宝宝都生病了,我真担心孩子们生病啊,特别是那个最小的,上次化验扎针,他哭闹得像杀他一样,几乎把医院的房顶掀翻,几个医生护士都弄不住他……


未雨绸缪,让我想个好办法,省的下次他看病时候,还那样闹腾,鼠爸骨碌碌转动着圆圆的眼球说。


客厅的钟声刚响到第十下,在各自房间学习的鼠孩子们便放下书本,伸伸懒腰,陆陆续续地来到客厅。


鼠妈妈早已准备好他们爱吃的零食,有香喷喷的小饼干,有脆蹦蹦的炒花生,有甜蜜蜜的大苹果,当然,还有诱人的火腿肠。


鼠爸一边看孩子们吃东西,一边给孩子们讲故事。


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鼠有旦夕祸福……


鼠爸啃了一口苹果,开始娓娓道来。


鼠吃五谷杂粮,生个病也算不上什么。到了医院首先要化验,化验要扎针抽血,是有些痛,但也不至于撕心裂肺、鬼哭狼嚎吧。


讲到这儿,鼠爸故意停顿了一下,用严厉的目光扫视着孩子们。谁说鼠目寸光,在他犀利得如同两支利箭的鼠光下,五个孩子中有两个低下了头。原来除了鼠小弟之外,还有一个鼠小妹扎针时,也怕的要命。


这样吧,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就不会害怕了。


讲之前,我问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先要化验吗?


不知道!鼠小弟声音响亮,抢先答道。


鼠老二、鼠老三和鼠小妹也都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鼠老大吃完口中的花生,站起来说:

我知道,看病先化验,是为了看看血液中的白细胞是否升高,白细胞升高了,说明病菌多了,要用杀死病菌的药,否则,吃一些抗病毒的药就行了…….


鼠爸满意地点了点头,心说,毕竟是高年级的鼠学生,也爱看课外书,还不错!


鼠爸又说,谁还知道吗,需要补充吗


鼠老二想了想,说,好像以前您给我讲过,化验血,可以知道血液中的红细胞是否增加了或是减少了,减少了就是贫血了。


鼠爸又满意地点了点头,鼠老二记忆力不错,这是好几年前,在给鼠老二看病路上,讲给他的。


爸爸,您快给我们讲故事吧。


性急的鼠小弟催了。


鼠老三和鼠小妹也都随声附和。


好吧,我今天给你们讲一个血细胞穿花衣的故事。


什么?血细胞穿衣服?还是穿花衣?


几个鼠孩子好奇地瞪大了圆溜溜的小眼睛,认真地倾听鼠爸讲的故事:


不要小看化验时,从你们指头或者胳膊上抽的那些血,里面东西可多了。如果把血液比喻成一片海洋,那血细胞就是生活在里面的海洋生物。血细胞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大家族。红细胞家族人口众多,白细胞人口最少,但个体最大,且种类最多,又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个小部落。血小板呢,人口不算少,但个头太小,也不起眼,像一盘散沙,平常不注意,可能就瞅不见他们。


血小板是干啥的?爱动脑筋的鼠老二插了一嘴。


血小板嘛,鼠爸停顿了一下,用鼠爪挠挠头,想了又想,毕竟他只是个鼠教师,非医学专业鼠士。


血小板就像会跑动的沙土,平时在血液里一盘散沙,可是,当你身上有伤口,他们很快就跑过去,聚集在一块,黏附在伤口血管处,像一道道坚固的堤坝,挡住伤口继续出血……..


爸爸,我不想听什么血小板了,我想听血细胞穿衣服。


最小的鼠小弟说,稍大一些的鼠小妹也晃了晃鼠爸的腿也这样央求。


血细胞三大家族种类繁多,医生在显微镜下,不容易辨认,于是,一个叫瑞特(Wright)的科学家想了个办法。他找来了伊红和美蓝两种美女帅哥染料,他们婚后(也就是混合)不久,又生了一个漂亮女儿——天青。他们一家三口,开了一间染衣房。


检验科医生把病人的血液送到了染衣房。天生爱美的红细胞把自己的衣裙染成了粉红色,可漂亮了;力大无比、爱抓坏蛋的白血病们喜欢把自己染成紫色、蓝色、褐色或者黄色,毕竟是五个不同部落的,爱好也不尽相同的,总之,他们的衣服颜色也和他们性格相似,要么像耀武扬威的大将军,要么像精明能干有威严的警察。至于,血小板嘛……..


鼠爸咳了一声,口有些干,机灵的鼠小三赶忙把一杯果汁递了过去。


鼠爸喝了几口,接着讲到:

血小板们性格一向低调,他们选择紫褐色的衣服,一如尘土,悄无声息地散落在美丽的红细胞和威武的白细胞脚下。


爸爸,你是怎么知道细胞穿衣服,还是穿花衣服的?你又不是化验医生。


爱提问题的鼠老二小声问道。


哈哈,别忘了,你爸是优秀教师,再说,他爱看书,爱交朋友,他还有医生朋友啊。


鼠妈自豪地说。


那给血细胞穿花衣,也太慢了吧,会耽误病人看病的。鼠老大也提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提得好,鼠爸满意地看了看儿子说,过去化验血,的确有些慢,每次都要给细胞穿花衣也太费事。于是,科学家们又动脑筋了。两个科学家——库尔特兄弟发明并研制一种先进的检验血细胞的仪器,是根据血细胞体积不同,释放出的脉冲信号不同,而进行快速识别血细胞种类、计算血细胞数量。


所以啊,现在化验血,又快又准确,不过,有时候,还是需要给血细胞染色、穿花衣的…….


三个鼠哥哥都听得都入迷了,他们圆圆的小眼睛一眨不眨,生怕漏掉爸爸讲的每一个字。那两个小家伙就不行了,开始还听得津津有味,可对什么脉冲信号就懵懵懂懂的,不感兴趣了,他俩又做小动作了。


不过鼠爸的故事,鼠小弟、鼠小妹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尤其血细胞穿花衣。


吃晚饭时,鼠小弟突然说了一句,我不怕扎针了,爸爸妈妈,我们什么时间再去医院啊!


检验视界网微信平台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