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的识别与处理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各试剂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到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给检验结果带来很大的偏差,有时甚至会误导临床医生,延误患者的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单独做某个项目时结果没有问题,可是将它与某些项目组合在一起时,结果却出现异常。其中的原因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清洗系统随着仪器使用时间的累加,清洗效果逐渐下降,试剂交叉污染的程度增加所致。
Glu(HK)、CK(NAC-activated)、CK-MB(NAC-activated)、TG、HDL-C、LDL-C(直接法)等试剂中使用了镁盐,可能会对其后的Mg2+ 测定带来干扰[2]
CK检测不应在ALP、Ca检测之前,因CK反应液中加入EDTA-Na,能抑制ALP活性,结合Ca而使结果偏低。

ChE(Butyrylthiocholine)、TC(ChOD-PAP)、Glu(GOD-PAP)、 UA(Uricase)、 α-HBDH(DGKC)等试剂使用磷酸缓冲液,可能会对无机磷的测定带来干扰。
各个厂家所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常不能够全面反映试剂组成的情况,而生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又是相当复杂的。因此,通过实验发现试剂交叉污染可能带来的干扰显得更加重要。
2.1 份样本分为两份,一份加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当的稀释液,另一份加等量的试剂,同时测定、考察结果的变化,进而确定可能发生试剂交叉污染时造成干扰的项目。
3.怀疑A项试剂对B项目存在干扰,可以用样本先单做B项目若干次;然后先做A项目,接着做B项目若干次。通过统计学分析,可以知道A试剂通过试剂针对B项目的干扰程度。
参考:
点赞 0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