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对检验科到底有什么期待?
近二天参加了二场临床和检验对话的学术交流,感受最深莫过于昨天临床老师的发言:检验给临床提供了高灵敏高特异的检验指标,重点是你们不能只给我们一个结果,要告诉我们这个结果的意义是什么?特别是做这个检查的患者,对他的意义是什么?
他的话不由让我想起一直以来的追求,检验人应该做好检验,更应该看好检验。
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清上面这个结果含义是什么?这个结果就这样发出去,临床能看懂?一个患者TG低于检测限?
我还给临床打了电话,表明这个结果是错误的。
我不打电话,也不写报告,只发出结果,有意义吗?临床真的知道如此低的TG的原因?
如果这个结果发去了,临床能知道低血糖的原因吗?
如果我不给患者打电话,他就去急诊科了,有必要吗?如果我不写报告,临床知道这个低血糖是假性低血糖?
有些讨论莫名其妙,如果去临床一线上一天班就知道该怎么做,当键盘侠毫无意义。
其实检验应该向病理学习,他们每一年的年会就做一件事,讨论100个病例,让参会者学会这些病例,回去在工作中去帮助患者。
关主任昨天又专业门强调临床专科能力评估,评的应该是临床能力。
检验有太多的理论,缺的是应用。我们应该落地落实到每一个患者。需要交待:1.哪一天?2.哪家医院?3. 什么患者?4.什么病情?5.结果是什么?6.如何分析的?7.结论是什么?8.如何去沟通的?电话还是写报告?9.临床的意见?10.患者后来如何?
检验要做好三个倾听:
倾听临床需要什么样的检验?
倾听患者需要什么样的检验?
倾听检验人自己的内心,特别是工作了多年的检验人的亲身体会和看法,让每一位检验人表达自已的观点,他们认为检验该怎么做?检验需要什么样的引领?方向是什么?
内容来源 | 贵老师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znm
审校 | 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