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的实际工作现状看检验未来的岗位需求

贵老师 4978 2024-05-03

昨天和一位42年检验行业经历的大哥聊了一下午,发现多年后,虽然从事检验的不同行业,但是对检验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我们的看法却惊人相似:现在检验在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大流水线方面高速发展,操作岗位大幅减少是肯定的,而这类岗位很可能由IVD企业的工程师来完成;几十年前的日本检验和现在中国的检验现状完全一样,降人力成本将成为现实;现在的药剂科就是检验科的明天,集采、DRG付费、检验项目收费大幅下调,当检验不再有创收价值的时候,检验的地位会更加雪上加霜,在医院更抬不起头来,检验从医院里消亡也将成为可能(交给三方做);自动审核和Ai技术的应用,少数疑难结果需要人来处理,对检验结果分析、细加工、和临床及患者解释结果是检验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少数岗位。

今天工作中的几个结果,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这个患者我看见生化结果时,就猜到了为什么双侧股骨颈骨折,难过了很久,4年前的悲剧再次重演,我们错过了什么?
2020年,因为一个同样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写下这篇文章:

4年前的文章依然没有阻止股骨颈骨折,而且是双侧。

从检验的角度,高手是可以阻止双侧股骨颈骨折的,至少在发生一次骨折后,可以阻止再发生另一侧骨折,这个人是你吗?未来的检验,就需要这样的人。

这个年轻的患者,在当地看了7年病,好多科室都看过了。都不知道原因,才来华西的,在华西看了二个科室了。

给患者打了一个电话,他告诉我:出生时皮肤就黄。我告诉他去消化科,也告诉他可能是什么病,也给他写了一张分析意见报告,不管去哪儿看病,把分析意见报告给医生看,做一个基因检查就清楚了。

未来的检验,就要发挥解释结果和分析疾病的作用。其实患者不需要来华西的,只要有一个会看结果的检验人存在。

这个结果,如果你懂,很简单。

生化结果如下,结果也很简单,基本可以明确是什么病:

再看患者的病史记录:

原来患者是从急诊收入骨科的,再从骨科转到内分泌科的,而且患者肾结石4 年了,做了8次取石术,1次输尿管狭窄段切除术,1次胆结石切除术,这次怀疑右侧桡骨占位收入院的。

为什么4年时间,10次发现疾病真相机会,没有人把握住一次,如果有一个人把握住了,这个人在未来的检验,一定有他(她)的岗位。你说呢?

上面这个生化结果,患者可不可以直接收内分泌科?

这个患者,没有任何就诊记录。病史显示:咨询。

幸好患者接了电话,沟通后,吓出一身冷汗,反复3次给患者家属交待3个要做的事,还让对方重复我交待的3件事,一件一件去完成。

不想再次发生6年前的悲剧,那个离我们而去的35男性。

下午给进修老师讲了肝脏疾病的机制和结果分析,其实没有一个指标是简单的,理论讲起来简单,当和患者结合起来时,难,真难。

还是那句话:患者来了,你刚好在。

内容来源 | 贵老师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znm

审校 | 金宝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