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里的不速之客
作者:向立化 湘雅常德医院检验科
前言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膀胱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或传统尿脱落细胞检查一直是诊断膀胱癌的常规方法,近年来,尿液细胞形态学作为一种无创筛查,操作简便且费用低,对诊断膀胱癌也起着重要作用。
案例经过
患者,男,69岁
主诉:血尿一周既往史:既往体健外院CT提示:膀胱多处占位性病变,前列腺增大。
腹部MRI:膀胱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并发壁结节形成,考虑恶性可能。
前列腺中央区信号改变,恶性待排。双侧盆壁、腹股沟区多发小淋巴结。
初步诊断:1.膀胱恶性肿瘤 2.前列腺增大
尿常规:
案例分析
患者送检尿常规,尿液呈淡红色,1500转/min,离心5min,取沉渣镜检,可见成团细胞。
取沉渣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胞体大,胞质量多,深蓝,胞核大,可见双核,多核,染色质致密,部分细胞核仁明显,根据细胞形态分析,考虑肿瘤细胞可能性大。
临床予以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后续病理结果回报为膀胱浸润性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案例延伸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世界肿瘤第7位,发病率占癌症总数的3.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约为3.5:1),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高发。膀胱癌90%以上是移行上皮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约75%为表浅性,20%为浸润性。目前临床工作中膀胱癌患者主要的无创筛查手段有B超、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膀胱肿瘤标志物等。
血尿作为膀胱癌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之一,可以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有研究表明在无肉眼血尿的泌尿系肿瘤患者中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较低。术前出现肉眼血尿的患者往往提示肿瘤的侵及程度较深。对于存在血尿的高危人群来 ,镜下血尿与肉眼血尿的患者中膀胱癌的检出率也存在差别。有学者提出血尿可以作为一个隐匿性膀胱癌指标,用来筛查肿瘤。原因可能是血尿提示肿瘤生长较快、需要大量的血供; 同时也提示肿瘤质地较脆,容易破裂出血并脱落,患者的尿液中容易找到肿瘤细胞。影响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因素可能还有很多,如感染、结石、内镜操作、碘造影的使用等,这些因素往往降低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
总结
尿液形态学检查的应用已从识别红细胞、 晶体、寄生虫发展到用于检测尿液中脱落癌细胞。尿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诊断泌尿道上皮细胞恶性病变的有效手段。临床实验室应重视尿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提供更明确的指导依据,为临床诊断带来更多的帮助,进一步完善检验临床综合性诊治模式,改善临床诊断和监测膀胱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靖,连振鹏,等.膀胱癌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关联因素[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58(3):387-390.
[2]潘雪,陶慧娟,陈燕,等.尿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20,35(1):84-86.
[3] 张纪云,高菊兴.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肿瘤89例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5(33):1274-1275.
内容来源 | 医家小二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znm
审校 | 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