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胶体金项目中检测线弱于质控线的结果怎么回报呢?
写在前面:
今天要说的问题是:在免疫胶体金项目(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潜血试验、HIV抗体快速检测等等)中,当检测线弱于质控线(T<C)检验回报的问题,是回报阳性?阴性?还是弱阳性。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答。
01什么免疫胶体金技术?★胶体金法是由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如白磷、抗坏血酸、枸橼酸钠(柠檬酸钠)、鞣酸等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形成带负电的疏水胶溶液,由于静电作用而成为稳定的胶体状态,故称胶体金(免疫胶体金项目试纸条中确实有金成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以硝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胶体金为标记物,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诊断技术。胶体金检测卡使用的免疫方法有:双抗夹心法(最常见)、竞争法(适用于小分子)、间接法(主要测定抗体)。★以潜血试验为示例看一下原理:潜血使用的是双抗夹心法,测试线(T)包被鼠抗人血红蛋白抗体2(HB-2),在质控线(C)包被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在试纸条加样一端固定鼠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1(HB-1)标记的胶体金颗粒。测试时,经收集、处理后的标本与胶体金颗粒混合后,依靠毛细效应,在纤维膜上向检测线方向层析,当检测样本含有人血红蛋白(HB)时,HB与胶体金-鼠抗人血红蛋白1结合,结合物在运行至检测线与包被的鼠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2结合形成夹心复合物,在检测线(T)内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结果提示为阳性(质控线为紫红色条带)。如果样本汇总不含人血红蛋白,则检测线(T)将不含有紫红色条带,结果为阴性(质控线为紫红色条带)。质控线(C)所显示的紫红色条带是判断是否有足够样本和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
02如何判断检验结果的阴阳性?
★判断阳性首先查看其检测线,还是以潜血为例,笔者实验室使用的潜血试纸条在人血红蛋白含量≥0.2μg/mL时显示为阳性,其检测范围到≤2000μg/mL,也就是说在0.2μg/mL-2000μg/mL范围内显示阳性,那么当血红蛋白含量在<0.2μg/mL和>2000μg/mL时试纸条就可能不会为阳性。
★直观的判断(也就是说的几条杠):阳性为检测线(T)和质控线(C)都出现紫红色条带;弱阳性是质控线(C)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而检测线(T)出现一条红色或浅红色条带;阴性为仅质控线(C)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检测线(T)内无紫红色条带;无效为检测线(T)和质控线(C)
都没有出现紫红色条带或者只在检测线(T)出现紫红色条带。
03判断结果时需要注意什么事情呢?
★首先对于判断的时间需要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进行判读,判读过早容易引起假阴性,判断过迟容易引起假阳性,其条带的深浅与滴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很弱的条带也需要判读为阳性/弱阳性(需要根据说明书进行判读),结果的阳性/阴性仅作为急诊项目进行参看(不作为最终判断),如阳性/阴性结果需要进行其他方法学符合(如HIV、梅毒等特殊项目)性验证。
★其次就是结果假阳性的问题:如影响反应体系的特殊标本(对PH影响较大、标本溶血、标本乳糜、标本粘性较大)会引起结果的假阳性,特殊的抗体(免疫反应固有的影响,如异嗜性抗体、RF、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自身抗体等)会引起结果的假阳性,观察时间过长(建议使用读卡仪进行智能读取)会引起结果的假阳性,此外试纸条的问题和操作不当的问题都可以引起检验结果的假阳性(这些异常结果的原因会在检测说明书中找到)。
★再次是结果的假阴性问题:如样本中检测的物质含量过低(低于检查下限,这里需要查看说明书中的检测下限)引起的假阴性,标本量不足(没有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导致样本少而稀释液多)引起的假阴性,后带现象(在柏油样便潜血中多见)引起的检测结果假阴性,观察时间过短引起的假阴性,标本问题和/或操作、试纸条问题引起的假阴性,此外需要注意免疫力低下患者的假阴性问题。
★最后,对于免疫胶体金结果判断当加入后立即出现阳性的直接回报阳性,加入后在规定检查时间内出现阳性/弱阳性回报阳性/弱阳性(弱阳性也是阳性),这里需要注意说明书中的判读规定(这里建议使用读卡仪进行标准时间和比眼睛观察稳定的方法判断),有的说明书是没有弱阳性这么一说的,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疾病胶体金法检测(如HIV、梅毒、肝炎等)需要对阳性结果进行不同方法学的复查(按照实验室SOP)验证,对于有明显的症状(牧区、发热寒战、肌肉酸痛等)或性状(柏油样便)出现阴性时建议不同方法学复查(及当出现可能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结果时需要特别注意结果的审核)。由上可知,虽然看似简单的一个快速检测手段,想起来或者做起来其实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的。
司南说:对于免疫胶体金技术的临床应用,其快速、不需要特别的专业手法、不需要大型仪器等优点为临床患者争取了很多时间,但是其设计初衷和设计原理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假阴性/假阳性的情况),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检验人去特别注意的问题的,综合分析、综合判断才是让检验走向临床的必要过程,不多说了,老话继续,对于检验而言细节决定成败,检以求真,验以正德!
说明:由于笔者知识储备有限、经验有限,本文主要是整理以往的资料与实际应用中的经验,仅供交流、学习与分享使用,原版版权归原作者所用,内容不作为临床诊疗依据,如有错误请私信笔者,非商业用途,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与交流,如有侵权请与笔者联系进行删除操作,谢谢!
参考文献:
康奕,张文慧,张林波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尚红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操作规范(第四版)3.沃文特便潜血说明书
内容来源 | 司南说检验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hzjj
审校 | 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