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氨检测的巅峰对决,谁才是抗溶血干扰王者?
前 言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最新研究:干化学法检测血氨时,不受轻度、中度、重度的溶血干扰,所有偏移均在允许偏移范围内。酶(GLDH)速率法在检测血氨时,在不同程度的溶血干扰下,检测结果均出现了不可接受的负干扰偏移。
人体内氨的代谢主要通过肝脏形成尿素来进行。正常人体内血氨含量极低,一旦升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临床血氨检测主要用于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如样本抗凝剂的使用、运输和保存的温度及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等的干扰,使得血氨成为检测难度较大的项目。其中内源性的干扰主要来自患者样本的溶血、黄疸和脂血,溶血引起的干扰主要来自于红细胞内高浓度分析物的释放、血红蛋白 (HB)自身的光谱干扰及干扰分析物检测的化学反应。
临床测定血氨最常用的方法为酶速率法和干化学法。湿式生化分析仪均采用酶速率法。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最新的研究对比了在检测血氨时,干化学法和酶速率法对于血红蛋白的抗干扰能力。研究发现:干化学法检测血氨时,不受轻度、中度、重度的溶血干扰。酶速率法在检测血氨时,在不同程度的溶血干扰下,检测结果均出现了不可接受的负干扰偏移。这一发现对于选择合适的检测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血氨需在采样后30 min内完成检测,我国越来越多的医院使用干化学分析仪进行血氨测定。
为什么酶速率法检测血氨会受到干扰?
酶速率法检测血氨的原理为:氨在谷氨酸脱氢酶(GLDH)的作用下,与α-酮戊二酸和NADPH反应,生成谷氨酸和NADP⁺,反应过程中NADPH的消耗导致340 nm处吸光度值的下降,且该吸光度值的下降速率与样本中血氨浓度成正比。由于酶速率法采用透射光进行检测,当光线透过样本时,血红蛋白本身会干扰光线的强度,导致吸光度值受影响,因此,较高浓度的血红蛋白,会对酶速率法产生明显的负干扰,且随血红蛋白浓度的升高,干扰程度逐渐增大。
为什么干化学法不受到干扰?
干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原理为干片比色法,即在干片上涂覆多层分析成分,干片中添加只允许气体氨通过的半透膜,血浆中的氨离子转化为气态氨后,透过半透膜与显色剂发生反应,进而测得血氨浓度。干化学法特有的多层涂膜及半透膜设计会有效过滤掉血红蛋白等干扰大分子,同时其反射光检测的原理也会将此类干扰物质排除在外。因此,干生化检测系统在检测血氨时不受血红蛋白的干扰。
参考文献:龚敬凯,欧元祝,虞啸炫,等. 血红蛋白、胆红素、乳糜、羟苯磺酸钙对3种检测系统的影响[J]. 检验医学,2024,39(8):749-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