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与临床采血问题的处理

中华检验医学网 2015-12-07

作者:张延强  聊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王伟涛  北京门头沟区医院


【案例经过】

由于医院新病房楼的投入使用,床位由1 400张猛增到2 300多张,为此招收300多名护理人员,分配到不同的科室。尽管他们都经历过一年的实习,而且岗前培训过一周,但新人的采血水平实在有限,再加上检验科更换真空采血管,个别护士操作不当,每天拒收的标本量显著增加,由2%激增至7%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浪费医疗资源。

究其根由,主要集中在:采血量不足或采血量过多;需加抗凝剂的标本混匀不均或根本没有混匀,致使标本中有凝块;溶血严重;标本标识不清等。刚开始我们单独与护士办公室进行电话沟通,问一下今天是谁采的标本,要求转告采血护士(临床血标本一般由夜班护士采集,打电话时她已经下班)标本采集不合格,说明原因,请下次注意,并将检验申请单重新送回病房(备注中注明拒收原因)。我们认为采取上述措施后这种情况会逐渐好转,但收效甚微;后来科主任向护理部反映情况,护理人员回应,有些标本不是采血技术问题,而是在使用真空采血管时,注入量掌握不准确(第一管血量过多,最后一管血量不足)。可检验科没有遇到过此类的问题,我就到病房亲自看了一下采血全过程,才了解真正的原因:护士采血还是使用注射器采集,再往真空采血管里注射,这样标本量很难控制。问题发现了,如何解决呢?我们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注射器采血后,把真空采血帽打开,拔掉针头沿管壁将血液缓缓注入试管中(当然这样做屏蔽了真空采血管的优点);二是改用真空静脉采血针。

新护士的技术问题还是存在的,我们考虑到护理人员工作忙,人员多,组织学习困难大,针对这些特点我们打印一些标本的采集要求、注意事项的通知发送到病房,请护士长组织学习。通过学习后不合格标本减少了,但新的问题出现了,一次临床医生问某患者结果出来了没有。早上送标本的,我们没有查到结果,查找原因,才知道新来的护士认为标本采集量太少不合格,就直接将其扔掉了,谁知患者不同意再次抽血。由此可见,尽管送到化验室的标本合格率提升了,但不代表护士们的技术水平真正提高了,但我们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新护士会逐渐提高她们的技术水平。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们与临床沟通的不足。

【分析与心得】

分析前的质量管理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全面质量控制环节之一。然而由于分析前的标本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很大一部分非检验科所能控制。分析前阶段的绝大多数工作是由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完成的,而这正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60%以上,因此,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检验科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医护沟通,特别是与临床科室的医护沟通,确保采集标本合格,使不合格标本的百分率降到最低点。

当我们发现异常结果,除了检查仪器状态、试剂质量、环境变化等因素外,还需要做的是,找到原始标本进行核对,核对准确无误,进行复检,复检无误,结果依然有问题时,要冷静对待,联系临床、结合临床特征分析结果。与临床相符,结果发出;与临床不相符时,要积极寻找原因,必要时重新抽取标本复查。

【经典箴言】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最难以控制的,其中很多影响因素来自于临床、护理、患者。需要充分做好沟通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检验前标本的合格,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一个准确的化验结果。

【赵歧刚主任技师点评】

此案例是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成功案例。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的产生,一半归功于实验室,一半归功于临床医护人员;然而一旦出现问题,究其责任,更多在于检验医师。随着医学科技和检验设备的更新、发展,检验医师工作范围不应局限于检验样品本身,而应扩展至检验分析前、中、后的整个过程,把有限的实验数据转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更多、更直接地参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随着医学检验的迅猛发展,检验的质量控制越来越重要,检验质量控制包括:医生申请、患者准备、采取标本、输送标本、处理标本、测定标本、登记和填发报告等程序,任何一道发生紊乱,都将影响检验质量。而程序中患者准备、采取标本和输送标本三个环节是由护士完成,因此护士的这一部分工作也成了检验质量全面控制的一个重点,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本文已被《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案例分析200例》收录,主编:顾兵 郑明华 陈兴国,人民卫生出版社。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