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记:大便化验单怎么看?
是指粪便的一般性状检查和直接涂片镜检,主要作用于协助诊断消化道疾病,如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寄生虫感染、消化道出血鉴别与肿瘤筛查、了解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以及黄疸的鉴别诊断等。
尽量选择新鲜的有黏液脓血或肉眼见有异常的大便部分,用竹签挑取5g左右的大便(约指头大小)放入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送检。
隐血试验,应嘱患者收集标本前3日禁食动物性食物。连续检查3天,并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
正常粪便:白细胞可偶见;
正常粪便:不含红细胞;
细菌性痢疾:常见较多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可辅助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
正常粪便:很难发现。
结肠炎症:上皮细胞数量增多。可见于坏死性肠炎、霍乱、副霍乱、伪膜性肠炎等。
正常粪便中少见,应排除容器污染或粪便在室温下显露过久污染所致。
在正常粪便中,仅见到无定形的细小颗粒残渣,偶见少量脂肪小滴和淀粉颗粒。
食物消化不完全时可见不同类型的食物残渣。比如以下:
1、淀粉颗粒
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颗粒,大小不等,在盐水涂片中一般可见无色、具有光泽的颗粒。
粪便淀粉颗粒,是粪便显微镜检查的一个项目,粪便中出现淀粉颗粒的量反映了患者消化吸收功能的情况,出现淀粉颗粒多表明消化功能不良。
正常粪便可见少量。腹泻者粪便中常见到。
2、脂肪正常:食物中的脂肪大多被吸收,粪便中很少见到。
3、肌肉纤维 大量食肉后的粪便:少量肌肉纤维。 肌肉纤维增多:常见于腹泻、肠蠕动亢进或蛋白质消化不良。 4、结缔组织 正常情况下结缔组织少见。 结缔组织增多:胃蛋白酶缺失引起腹泻。 5、植物纤维及细胞:正常粪便中可少量出现。
来源:检验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