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临床面对面】众里寻“她”千百度—抗酸杆菌就在阑珊处

检验视界网 4385 2018-10-26

作者:张新丽,周口市中心医院


抗酸染色是诊断结核病最常用的特殊染色方法,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有大量脂质而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但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抗酸染色。最经典的抗酸染色方法是萋尼(Ziehl Neelsen)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后呈红色,其他细菌和细胞为蓝色。对于含菌量低的标本,寻找抗酸杆菌是一个眼力活,必须认真且不辞辛苦地观察整个涂片。现以我们科室最近发现的两例肺结核病来谈谈抗酸杆菌。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一:女,20岁,间断咳嗽、咳痰2月余。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胸部CT:左肺肺炎,上叶部分支气管轻度扩张。胸部DR:左肺炎症。实验室检查:痰涂片抗酸染色:查到抗酸杆菌。IGRA: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结核抗体TB-DOT(-),结核抗体TB-CHECK(-),抗结核抗体(-)。ESR 54mm/h(↑),CRPHS 6 .75mg/L(↑),D2聚体1700ng/mL(↑)。诊断:肺结核。


患者二:男,49岁,间断发热伴咳嗽10天余,加重伴血痰6小时。2年前曾患肺结核,未正规治疗。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胸部CT:左肺上叶感染性病变,考虑结核并空洞形成,不除外合并肺癌可能,增强纵隔内多发淋巴结轻度增大。实验室检查:痰涂片抗酸染色:查到抗酸杆菌。IGRA: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结核抗体TB-DOT(-),结核抗体TB-CHECK(-),抗结核抗体(-)。NSE 14.16ng/ml,CYFRA21-1 1.8ng/ml,CEA 2.43ng/ml。诊断:肺结核。


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果


油镜下结核分枝杆菌呈红染的两端钝圆稍弯曲的杆状,有时呈串珠状,见下图。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分析与总结


抗酸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不能划等号,抗酸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复合群、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和诺卡菌属及军团菌属的部分细菌。结核病的病原菌为MTB复合群,包括MTB、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等,人肺结核的致病菌90%以上为MTB[1]。


由于抗酸杆菌颜色与其他细胞或细菌颜色对比鲜明,对于痰菌量大的标本,我们能迅速地找到抗酸杆菌。但是对于痰菌量少且痰液稀薄的标本,找到抗酸杆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镜检时需仔细观察整个涂片或观察至少300个视野。涂片检测结果应报告“找到抗酸杆菌”或“未找到抗酸杆菌” [2]。


肺结核的诊断除依赖痰涂片抗酸染色外,还要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核菌素皮试试验、结核菌培养、分子生物学、结核菌抗原和抗体检测、γ干扰素释放实验(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IGRA)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快速简便,在我国非典型分枝杆菌尚属少见,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诊断即基本成立[3]。但是抗酸杆菌的检出率较低,敏感性差,易造成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漏诊,这就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分析,提高肺结核患者的诊断率。


在发展中国家,肺结核至今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传染源为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经空气传播,排菌量愈多,接触时间愈长,危害愈大。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高度警惕肺结核病的可能性: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咳嗽咳痰,或呼吸道炎症治疗3~4周仍无改善;长期低热或所谓“发热待查”者;有结核病诱因及好发因素尤其是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有渗出性胸膜炎、长期淋巴结肿大既往史及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等。及早地诊断和治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而且可以使潜在的感染人群数量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病理学诊断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国结核病病理学诊断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6):419-425.

[2]倪语昌, 尚红.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04-207.

[3]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 实用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76-583.


检验视界网微信平台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