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患者糖化都小于4,他们都持续低血糖吗?

检验视界网 2019-11-19

前言

检验工作者看着就像流水线工人一样,重复同样的动作,收标本、离心、上机、选择相应的项目点击开始,等着机器做出结果,然后对着电脑点击几下就发送了报告,然后结束工作……但我们检验工作者真的是做着这样简单到随便一个人就可以胜任的工作吗?当然不是!


检验工作者看似每天面对着这样简单、单调、重复的工作,实则要求我们严谨、细致,保持高度的紧张和警惕性!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给临床提供错误的结果、可能误导临床的判断!

案例经过


上午,我照常负责血常规和POCT项目的检测……


第一个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卡无法读条码,我手动输入条码后,检测继续进行了,等待出结果。


5分钟后,结果出来了:<4%。一个疑问出现在我的心里,工作也有大半年了从来没见过小于4%的糖化,这是检测结果有问题还是这个病人过去持续低血糖?糖化高于参考值说明过去的一个月左右血糖也比较高,那糖化低于参考值是不是患者持续低血糖呢?他们的血糖结果还没有出来。


与同事交流了一下,他说前两天他也做到一个小于4%的结果,发了报告。内心又出来了一个问号,这个糖化结果是真的小于4%还是试剂出了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继续进行着手上的工作,接下来的糖化结果也挨个出来了,全部小于4%!这一下子打消了我之前对患者持续低血糖的怀疑,这明显是试剂或者仪器哪里出了问题!



案例经过


仪器检测出的其他项目结果目前都没有明显异常,前不久厂商才来做得质控,排除了仪器的问题。那么试剂出问题的概率很大了!


我首先将以前留下的稀释液换掉,使用同一个糖化试剂盒里的稀释液和测试卡,保证它们同批号,再次进行了测试,结果仍然是:<4%。那么问题出现在哪里呢?操作无错误、仪器没问题、稀释液与测试卡也匹配。难道真的是巧合他们都低血糖?用指血血糖仪测了其中的一个静脉血糖,血糖值11.8mmol/L。你还觉得会有是巧合吗,反正我不信。



案例经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前面说的: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卡无法读条码,我手动输入条码后,检测继续进行。问题应该就出在这里了!


为什么仪器不能读取糖化测试卡的条码?只有一个原因,打开这盒新的糖化试剂后,开盒的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读取ID芯片的操作,而我后来也找不到与本盒匹配的ID芯片,手动输入条码以便测试继续进行。既然猜测是没有读取ID芯片的原因造成结果出现异常,那就验证自己的想法!打开一盒新的糖化试剂检测。


什么叫做屋漏偏逢连夜雨?大概就是在一个小小的当天只有4个工作人员的检验科发生了:与生化仪器连接的电脑坏掉无法自动传输结果,并且标本也比往常多很多,为了及时给临床提供结果,我们人工一项一项输入、校对结果;交叉配血过程不顺利,刚拿回来的血袋里的血浆有凝块需要处理;糖化检测出现问题,并且那还是最后一盒糖化,库存已为0,需要供货商尽快送货过来才能重新测试。


下午接近2点的时候,新的糖化试剂终于到了,新的测试卡、ID芯片、稀释液搭配使用,那几个都<4%的糖化也都有拥了属于自己的数字:8.1%、5.0%、5.5%……终于可以安心的发报告了。


事后翻阅试剂说明书,其中写着这样一条注意事项:

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能混用,ID芯片与测试卡的批号必须一致。


所以想通过此法节约些试剂是行不通的啦。。。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缓慢、持续且不可逆地进行非酶促蛋白糖化反应的产物。形成两周后不易分开。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

6.png





案例总结


小小的糖化事件,没有抢救病人于危急存亡时的心惊肉跳。检验工作需要我们认真谨慎对待每一项检测,操作是否规范可以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我们发出的每一份报告是否准确。遵守每一个检测步骤是检测的基础,发现结果的异常是对结果的思考,尽自己努力对每一个发出的数据负责。前面发了一个糖化<4%的同事说:知道自己发错结果了心好痛。



检验路上,愿每一个工作者不再因自己的疏忽发错结果而感到愧疚。。。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