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染色(Washburn法)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视界网 4180 2011-03-07

  1. 实验原理:粒细胞和部分单核细胞的溶酶体颗粒中含有过氧化物酶,pox能分解H2O2释放出新生氧,使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成联苯胺蓝,后者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再进一步氧化形成稳定的蓝色物质,沉淀于酶活性的细胞质内

  1.1 实验原理:粒细胞和部分单核细胞的溶酶体颗粒中含有过氧化物酶,pox能分解H2O2释放出新生氧,使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成联苯胺蓝,后者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再进一步氧化形成稳定的蓝色物质,沉淀于酶活性的细胞质内。

  2. 标本采集

  2.1 病人准备:了解病人是否对局麻药有过敏史。凝血因子严重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有畸形,晚期妊娠妇女作骨髓穿刺时要慎重。

  2.2 标本种类:新鲜抽取的骨髓穿刺液

  2.3 标本采集要求

  2.3.1 高压消毒的穿刺针,一次性无菌手套和抽取骨髓液的无菌注射器。

  2.3.2 临床上首选穿刺部位为髂后上棘;翻身困难,需多部位穿刺患者可选择髂前上棘为穿刺部分。小于3岁的小儿还可选择胫骨头内侧为穿刺部位。

  3. 标本储存:室温避光处保存,若不能及时测定,可采用95%乙醇固定2分钟,可保存数天。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的标准:溶血、稀释标本不能作测定。

  6. 试剂

  6.1 试剂名称:血细胞pox染色试剂

  6.2 试剂生产厂家: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

  6.3 试剂组成

  试剂1:poxⅠ液(紫红色)2℃-8℃避光保存,有效期六个月。

  试剂2:poxⅡ液(无色)2℃-8℃避光保存,有效期六个月。

  试剂3:95%乙醇,室温避光保存。

  试剂4:瑞氏染液,室温避光保存。

  7. 操作步骤

  7.1 新鲜涂片滴加Ⅰ液数滴(覆盖血膜为宜),室温放置1分钟,勿冲洗即滴加Ⅱ液数滴,混合后室温放置5分钟,流水冲洗。

  7.2 滴加95%乙醇脱色,水洗后瑞氏染色,复染后镜检观察结果。

  8. 结果判断

  8.1 阳性—细胞内出现棕黄或蓝黑色颗粒沉淀物质,定位于胞质。

  8.2 阴性—细胞内无棕黄色或蓝黑色颗粒。

  9. 临床意义

  9.1 粒细胞系统呈集中状粗颗粒强阳性反应,单核细胞系统呈弥散状颗粒弱阳性反应,部分原始单核细胞可呈阴性反应。网状细胞及吞噬细胞有不同程度的阳性。

  9.2 淋巴细胞系、红细胞系、巨核细胞系、浆细胞系等均为阴性反应。

  10. 操作性能: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11. 方法局限性

  11.1 标本应新鲜,且未受其他化学物的污染。若标本采集后不能及时测定,可采用95%乙醇固定2分钟后,可保存数天。

  11.2 双氧水(Ⅱ液)最适浓度为0.05mol/L左右,浓度过高,将会抑制酶的活性。

  12. 参考文献

  谭齐贤主编﹒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北京:46-47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