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津京:放射性物质的防护与排出

检验视界网 4188 2011-03-18

  3月15日,记者专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信息中心的王津京。王津京长期从事核电事故中的辐射防护及劳动卫生研究,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核电事故中通用的处置善后措施。

  华商报:在出现核事故时,国际上一般都采用什么样的紧急处置措施?

  王津京:紧急处置核事故,首先是灭火和封闭被毁反应堆。其次,要进行辐射监测,制作出地区放射性污染分布图。同时,划定不同污染区,把放射性污染地带分为隔离地带(禁止居住)、严格控制地带(只允许严格控制下居住)。还要紧急撤出当地居民、牲畜,保护水源。

  最后要清除放射性污染。对核电站厂区进行去污,对附近居民点也进行去污,要大量开设洗消站,对进出污染区人员、牲畜和车辆进行去污;开展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

  华商报:您能介绍一下核辐射的主要危害吗?

  王津京:如果皮肤接触放射性物质污染,或较大剂量的局部外照射,可引起皮肤损伤,又称为放射性烧伤,皮肤损伤发病率较高;此病的治疗比一般烧伤和外伤的治疗较复杂,但现在可以治疗。

  比较难治疗的是放射性复合伤,放射性复合伤是由人同时或相继遭受两种以上不同性质致伤因素而引起的。如放射性粉尘,核辐射加毒物损伤等,会使病情相互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核辐射也会产生远期危害,比如某次受到较大或多次受到较小剂量照射后,或许会在数年后出现白血病、癌症、染色体畸变、免疫功能紊乱等。

  华商报:面对核辐射,如何进行防护?

  王津京:在外照射防护方面,造成外照射的危害主要是酌射线,中子射线和X射线,它们射程长,贯穿能力强,对其防护是采取屏蔽,保持远距离等手段。酌射线和X射线用比重大的材料防护效果好,如铅、钢、水泥等。所以日本政府提醒危险区域居民躲在家中不要出来。对小型放射源的辐射,医院X射线工作者用的铅围裙、铅手套都可以进行防护。

  在内照射的防护方面,要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如不食用污染的食品,不饮用污染的水,脱离在污染的环境生活,加强个人的呼吸系统的防护,如戴口罩、防护面具,穿防护服及做好个人卫生。房间要进行通风过滤。如果已肯定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可选服加速排出剂,排出进入体内的放射物质。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